本词条由北京协和医院血液内科 韩冰审核认证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又称为出血性血小板增多症,是一种以巨核细胞增生为主的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血小板持续性增多、脾大、出血或血栓形成。该病确切的发病原因不清,可能与血小板生成素和血小板生成素受体的改变、基因异常激活有关。病情进展缓慢,多年保持良性过程,约10%的患者有可能转化为其他类型的骨髓增殖性肿瘤。周血血小板计数明显增高而功能异常,骨髓中巨核细胞增殖旺盛,50%~70%病人有JAK2V617F基因突变。
出血、血栓形成、脾大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确切的发病原因还不清楚,发病机制可能与血小板生成素和血小板生成素受体的改变、基因的异常激活有关,50%的患者有JAK2V617F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导致巨核细胞增殖。
正常情况下血浆中的血浆血小板生成素水平。与循环池中血小板数量及骨髓中巨核细胞数量成反比。然而研究发现,在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中,不管血小板的数量及骨髓巨核细胞数量如何,血浆血小板生成素水平通常是正常或升高。
无人重组巨核细胞生长因子刺激的CD+34细胞可以自发分化,进而导致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发生。
各种病毒感染使白细胞计数较高,骨髓增生更活跃。
化学物质的接触使体内产生有毒物质,可促使多能干细胞克隆性增殖。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发病率为(1~2.5)/100000人,多见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偶尔有儿童病例,发病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多见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病程缓慢,许多患者长期无症状。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出血和血栓形成,与其他骨髓增殖性疾病不同,发热、多汗、体重减轻等非常少见。
自发性出血以鼻、口腔和胃肠道黏膜多见,泌尿道、呼吸道等部位也可有出血。脑出血偶有发生,可引起死亡。
在老年患者中易见到,年轻患者中较少见。动脉和静脉均可发生,但动脉血栓形成更多见。脑血管、脾血管、肠系膜血管和指、趾血管为好发部位。手指或脚趾血管阻塞可出现局部疼痛、灼烧感、红肿和发热,可发展成青紫或坏死。脑血管血栓形成常引起神经系统症状,暂时性脑缺血、视觉障碍、感觉障碍、头痛、头晕、失眠等常见,脑血管意外也有发生,肺血栓和心肌梗死均有发生。
体格检查约40%患者仅发现脾大,一般为轻度或中等度肿大,可发生脾萎缩和脾梗塞,淋巴结肿大罕见。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血小板增多、凝血能力过强,可并发动脉或静脉血栓形成,常引起神经系统症状。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可累及肢体静脉导致静脉血栓。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并发静脉血栓形成,导致脾内静脉栓塞,进而导致脾梗塞,甚至导致脾脏萎缩。
若患者怀疑有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应及早就医。早监测、早诊断、早治疗对于控制病情、改善症状、控制并发症极其重要。尤其对于高危人群,要定期进行血常规、血生化等检查。
出现出血症状,如鼻、口腔和胃肠道黏膜出血时,应及时就医。
出现血栓症状,如手指或脚趾血管阻塞,出现局部疼痛、灼烧感、红肿和发热,暂时性脑缺血、视觉障碍、感觉障碍、头痛、头晕、失眠时,应及时就医。
出现乏力、低热、盗汗、体重下降时,应及时就医。
体检时发现血小板明显升高时(大于600×10^9/L)应及时就医。
建议患者到血液内科就诊。
若患者出现其他严重不适反应或并发症,如脑血管疾病、脾梗塞等,可到相应科室就诊,如神经内科、消化内科等。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
是否有以下症状?(如乏力、低热、盗汗、左上腹饱胀、体重下降等症状)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如感染性疾病史、服药史、外伤史、手术史)
之前服用过什么治疗药物?
血小板计数超过600×10^9/L,多数患者超过1000×10^9/L,曾有病例超过14000×10^9/L。
骨髓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巨核细胞系明显增多、原始和幼稚巨核细胞均增加,以后者为著。巨核细胞可成丛出现,血小板常大量聚集成堆。大多数患者无细胞遗传学的异常,有些病例出现异常染色体。
BCR-ABL融合基因阴性,50%患者可以JAK2V617F突变或CALR或MPL基因突变(骨髓或外周血标本均可)
查看是否有脾肿大现象。
有助于排除其他的慢性髓系疾病,如Ph染色体阳性有助于诊断CML等。
符合4项主要标准或前3项主要标准和次要标准即可诊断该病:
血小板计数持续≥450×10^9/L。
骨髓活检示巨核细胞高度增生,胞体大、核过分叶的成熟巨核细胞数量增多,粒系、红系无显著增生或左移,且网状纤维轻度(1级)增多。
不能满足MDS、BCR-ABL+CML、PV、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及其他髓系肿瘤的诊断标准。
有JAK2、CALR 或MPL基因突变。
有克隆性标志或无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的证据。
见于感染、药物、妊娠、恶性肿瘤、应激状态等有相应原发病的临床表现。伴有血小板增高,但很少大于600×10^9/L,更少见大于1000×10^9/L,且为一过性增高,原发病控制后血象恢复正常,JAK2V617F等基因突变均为阴性。
常表现为白细胞增高、核左移和脾大,部分病例血小板数可显著增高大于1000×10^9/L,可通过血象、骨髓象加以鉴别,并且具有特征性的细胞遗传学和分子学标志,即Ph染色体和BCR-ABL融合基因阳性。
骨髓增殖性肿瘤除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外,主要还包括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和骨髓纤维化。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以红细胞增多为突出表现;骨髓纤维化患者的外周血有幼红、幼粒细胞,红细胞大小不等及见到泪滴样红细胞,骨髓大多干抽,骨髓活检有纤维化的表现。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经常伴发贫血,骨髓象虽然显示巨核细胞在数量上是增多的,但通常有体积偏小、分叶少等病态造血现象,部分患者有5q-等细胞遗传学特征。
急性血小板增多症的治疗目标是防止和延缓病情的发生和发展、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长期预后、降低住院率和病死率,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减少负面效应。
控制体力活动,避免精神刺激。
戒烟、戒酒、控制热量摄入。
长期卧床易发生静脉血栓形成,同时也使消化功能减低,因此,应鼓励心衰患者主动运动。
核苷酸还原酶抑制剂,是唯一一个在随机研究中被证明能减少血栓形成的细胞抑制剂,其常见并发症包括可逆的骨髓抑制和口腔黏膜溃疡。
阿那格雷是一种喹唑啉衍生物,通过抑制巨核细胞分化减少血小板计数。
干扰素α可有效控制血小板数量,常用于年轻或怀孕的患者。
阿司匹林为有效的辅助治疗药物,对指、趾缺血和脑血管缺血症状特别有效。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患者先接受超大剂量放疗或者化疗,通常是致死剂量的放化疗,有时联合其他的免疫抑制药物以清除体内的肿瘤细胞、异常克隆细胞细胞,然后再回输采自自身或其他人的造血干细胞,重建正常造血和免疫功能的一种治疗手段。造血干细胞移植为血液病痊愈,提供了治疗的可能。
可迅速减少血小板量,常用于妊娠手术前准备以及骨髓抑制药不能奏效时。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要给予积极的治疗,积极治疗原发病,避免并发症发生,协同治疗才能使患者有较好的预后。建议早期进行治疗,以免后期疾病发展不好控制,平时注意卧床休息,以促进身体的恢复。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为难治性疾病,目前治愈困难。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如果治疗得当、检查及时、并发症得到控制,通常生存时间可以达到20年。
病情稳定后建议两周到医院复查,平时每一个月一次,检测血常规(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或红细胞容量等)、凝血功能、肝肾功能。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需少食多餐,推荐食用低热量、低盐、易于消化的食物;适当控制总热量,注意蛋白质的补充;应供给充足的维生素和适量的无机盐。
日常饮食清淡,饮食规律,主副食应以高蛋白、高维生素为主,如小麦、玉米、小米、糯米、豆类、瘦肉、蛋类等。
饮食宜软而细,避免坚硬、生冷食物等,以防止损伤黏膜。
忌食酒、辛辣、油腻及不易消化的食物。
戒烟,并注意摄盐量要严格把控。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的护理以促进症状缓解为目的,定期检查血常规,尤其血小板计数,并且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避免发生出血、血栓、感染等并发症,在并发症发生时能被及时发现和处理。
按时服药、定期进行血液指标检查。
注意适量运动,重度贫血患者应避免激烈运动,避免发生晕倒。
注意观察病人的出血情况,如牙龈出血、皮肤黏膜瘀斑等,观察是否出现乏力、体重下降、血压下降、肢体麻木、偏瘫等症状;按时监测生命体征,如心率、呼吸、血压等。
避免患者情绪激动引发病情加重。
患者应准确执行医嘱按时服药,需长期治疗。副作用明显时,应及时告知医生。
目前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没有特异而有效的预防方法,但是注意日常保健,50岁以上人群注意定期体检,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可有效预防疾病的加重。
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建议定期体检,监测血常规、凝血功能,必要时检测有无JAK2V617F基因突变。
定期进行健康查体。
尽量避免感冒。
需要用药的时候,尽量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注意自我保护,防止外伤出血。
尽量避免接触放射线,或者一些化学的有害物质,比如染发剂等。
[1]葛均波,徐永健,王辰.内科学.第9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598-599.
[2]张磊,宫晶,杨仁池.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研究[J].中华内科杂志,2003(10):68-69.
[3]张丽娟,史玉叶,陈月,甘宜敏,史文婷,陈侃侃,丁邦和,何正梅,王春玲,于亮.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66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20,28(04):1321-1325.
[4]刘红娟.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临床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