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

退行性骨关节病

本词条由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手外科中心 王雷审核认证

  • 概述
  • 病因
  • 症状
  • 就医
  • 治疗
  • 预后
  • 饮食
  • 护理
  • 预防
概述

退行性骨关节病是一种以关节软骨退行性病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疾病,可分为原发(特发)及继发的两种。疾病累及关节软骨或整个关节,包括软骨下骨、关节囊、滑膜和关节周围肌肉,多见于中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好发于负重较大的膝关节、髋关节、脊柱及远端指间关节等部位。退行性骨关节病的发生可能与患者的年龄因素、肥胖、职业性过度使用等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退行性骨关节病的发病率呈现出逐渐上升的态势。

就诊科室
骨科
是否医保
英文名称
degenerative osteoarthropathy
疾病别称
退行性关节炎、增生性关节炎、老年性关节炎
是否常见
是否遗传
并发疾病
腰椎病、肢体麻木、感觉异常
治疗周期
取决于患者具体病情
临床症状

关节疼痛、关节僵硬、关节肿大

好发人群
中老年人、超重者、运动员
常用药物
透明质酸钠、对乙酰氨基酚
常用检查
X线检查、关节镜检查
疾病分类

原发性退行性骨关节病

发病原因不明,无明确的全身或局部诱因,与遗传和体质因素有一定关系,多见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继发性退行性骨关节病

可发生于青壮年,可继发于创伤、炎症、关节不稳定、慢性反复的积累性劳损或先天性疾病等。如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关节内骨折、关节囊或韧带松弛引起关节不稳定等。关节畸形如膝内翻、膝外翻引起的关节力学改变,在原有病变基础上发生退行性骨关节病。

病因

退行性骨关节病的发病原因迄今尚未完全明了,它的发生发展是一种长期、慢性、渐进的病理过程,一般认为是多种致病因素包括机械性和生物性因素的相互作用所致。

主要病因

退行性骨关节病的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年龄、外伤、肥胖、遗传、炎症、代谢等有关。女性发病率较高,在绝经期后明显增加,可能与关节软骨中雌激素受体有关。骨质疏松病人的软骨下骨小梁变薄变硬,其承受压力的能力下降,因此出现骨关节炎的几率增高。

诱发因素

骨质疏松

年龄增长会导致骨质疏松,当软骨下骨小梁变薄、变僵硬时,其承受压力的耐受性就减少。因此,在骨质疏松者出现骨性关节炎的几率就增多。

肥胖和超重

体重的增加和骨性关节炎的发病成正比,肥胖亦病情加重的因素,肥胖者的体重下降则可以减少骨关节炎的发病。

外伤

当关节处于不稳定状态时,关节承受肌力不平衡加上局部压力,就会出现软骨的退行性变,正常的关节和活动甚至剧烈运动后是不会出现骨性关节炎的。

炎症性关节疾患

如化脓性关节炎、骨髓炎、结核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贝赫切特综合征、畸形性骨炎等可在一定程度上诱发本病。

流行病学

退行性骨关节病是最常见的关节炎,也是导致老年人疼痛和残疾的首要病因。关节炎的发病率和受累关节的种类及数量可能与人种、年龄、职业、生活方式和遗传因素相关。白人妇女中,手的骨关节炎常见。南非黑人、印度东部居民和中国人,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生率较欧洲和美国白人低,非洲人和马来人的手多发性骨关节炎少见。膝关节骨关节炎以女性发病为主,骨性关节炎随着年龄的增高而增高,65岁以上的人群患病率达到68%。

好发人群
  • 中老年人,一般指40岁以上人群。

  • 女性,特别是绝经后妇女。

  • 肥胖和超重者。

  • 长期从事较重的体力劳动者。

  • 运动员。

症状

退行性骨关节病主要症状为关节疼痛,常发生于晨间,活动后疼痛反而减轻,但如活动过多,疼痛又可加重。另一症状是关节僵硬,常出现在早晨起床时或白天关节长时间保持一定体位后。检查受累关节可见关节肿胀、压痛,活动时有摩擦感或“咔嗒”声,病情严重者可有肌肉萎缩及关节畸形。

典型症状

疼痛

疼痛是退行性骨关节病的最早出现的症状,早期常为间歇性疼痛,疼痛部位主要在膝关节间隙,运动时加重,而休息后好转。在退行性骨关节病晚期,休息时也会出现疼痛,甚至在夜间疼痛,痛常常是酸痛性质。一般疼痛位置局限在患病关节的关节间隙,但当伴有滑膜炎时常表现为全膝关节痛。一般关节内渗出液较少,只有在急性滑膜炎时才有大量关节积液。

膝关节活动受限

因疼痛的原因,患者膝关节屈伸活动度减小,可引起失用性肌萎缩。

膝关节畸形

膝关节畸形是退行性骨关节病的晚期表现。膝内翻畸形是退行性骨关节病最常见的畸形,俗称O形腿。

其他症状

关节僵硬

在早晨起床时关节僵硬及发紧感,也称之晨僵,活动后可缓解。关节僵硬在气压降低或空气湿度增加时加重,持续时间一般较短,常为几分钟至十几分钟,很少超过30分钟。

关节肿大

手部关节肿大变形明显,可出现Heberden结节和Bouchard结节,部分膝关节因骨赘形成或关节积液也会造成关节肿大。

骨擦音

由于关节软骨破坏、关节面不平,关节活动时出现骨擦音,多见于膝关节。

关节无力、活动障碍

关节疼痛、活动度下降、肌肉萎缩、软组织挛缩可引起关节无力,行走时腿软或关节交锁,不能完全伸直或活动障碍。

并发症

腰椎病

当骨关节炎累及脊柱时,可导致腰椎病,出现后背痛。

肢体麻木、感觉异常

当增生骨质压迫神经,会产生肢体麻木、感觉异常、疼痛和肢体无力等症状。

就医

当患者反复出现关节肿、痛及活动障碍症状时应尽早于医院就诊,通过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可以确诊,注意与其他疾病鉴别。

就医指征

如出现关节疼痛、关节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就诊科室
  • 存在关节肿、痛及活动障碍的患者,最常就诊骨科。

  • 对于需要保守治疗的患者,常选择康复理疗科。

医生询问病情
  • 关节红、肿、热、痛是一过性还是持续的?

  •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关节疼痛、肿大、僵硬无力和活动障碍等)

  • 既往有无其他劳损或外伤?

  • 之前有没有进行过相关治疗?

需要做的检查

实验室检查

如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抗链“O”、类风湿因子等可帮助诊断本病。

关节液检查

关节液检查是关节炎诊断的重要指标,关节液的相关检查是直观反映关节内微环境变化的有效方法,其结果与关节疾病的性质及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为骨关节炎诊断的金标准,为首选影像学检查,还可进行CT、MRI等检查。

关节镜检查

关节镜检查是直观了解关节内损伤的检查方法,可观察到软骨不同程度的损害,滑膜的炎症、增生情况。关节镜检查是微创检查,但具有损伤性,且费用较高。故一般不作为单纯检查,多同时结合镜下治疗。

诊断标准

若患者具备1、2、5或1、2、3、4或1、4、5项即可确诊为退行性骨关节病。

  • 患者膝关节轻度肿胀与积液,膝关节活动时候关节时长发出声音。

  • 患者起初膝关节隐隐作痛,且屈伸不利,轻微活动时疼痛稍有缓解,气候变化则疼痛加剧,病情反复不愈。

  • 该病发病隐袭,病情缓慢,多见于中老年人群。

  • 患者血沉正常。

  • X片显示患者骨质疏松,且关节间隙狭窄,软骨下骨质硬化,骨赘形成。

鉴别诊断

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常急性发作,全身症状较轻,持续时间长。关节早期肿胀,晚期强直畸形。X 线检查局部或全身骨质疏松、关节面吸收、骨性愈合、强直畸形。类风湿因子阳性,退行性骨关节病类风湿因子阴性。

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炎发病缓慢,间歇疼痛,脊柱活动受限,关节畸形。X 线检查骶髂关节间隙狭窄模糊,退行性骨关节病X线检查显示受累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及发生囊性变化、关节边缘骨质增生。

治疗

退行性骨关节病的治疗目的主要是改善患者关节功能,减轻其疼痛感,从而避免关节功能减退,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治疗原则是根据患者病情进行梯度化、个性化治疗。

治疗周期
退行性骨关节病需积极规范进行阶梯治疗,周期不确定。
药物治疗

根据骨关节炎患者病变的部位及病变程度,内外结合,进行个体化、阶梯化的药物治疗。

非甾体类抗炎药物

非甾体类抗炎药是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最常用的药物,包括局部外用药物和全身应用药物。在使用口服药物前,建议先选择局部外用药物,尤其是老年人可使用各种非甾体类抗炎类药物的凝胶贴膏、乳胶剂、膏剂、贴剂等。可迅速有效缓解关节的轻中度疼痛,对中、重度疼痛可联合使用局部外用药物与口服非甾体类抗炎类药物。全身应用药物根据给药途径可分为口服药物、针剂以及栓剂,最为常用的是口服药物。

镇痛药物

对非甾体类抗炎类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耐受者,可使用阿片类镇痛剂、对乙酰氨基酚与阿片类药物的复方制剂。但需要强调的是,阿片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和成瘾性发生率相对较高,建议谨慎采用。

糖皮质激素

关节腔内注射糖皮质激素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但该方法是侵入性治疗,可能会增加感染的风险,必须严格无菌操作及规范操作。糖皮质激素起效迅速,短期缓解疼痛效果显著,但反复多次应用激素会对关节软骨产生不良影响,建议每年应用最多不超过2~3次,注射间隔时间不应短于3~6个月。透明质酸钠可改善关节功能,缓解疼痛,安全性较高,可减少镇痛药物用量,对早、中期骨关节炎患者效果更为明显。但其在软骨保护和延缓疾病进程中的作用尚存争议,建议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应用。生长因子和富血小板血浆可改善局部炎症反应,并可参与关节内组织修复及再生,但目前对于其作用机制及长期疗效尚需进一步研究。临床上对有症状的骨关节炎患者可选择性使用。

抗焦虑药物

可应用于长期持续疼痛的骨关节炎患者,尤其是对非甾体类药物不敏感的患者,可在短期内达到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的目的。但应用时需注意药物不良反应,包括口干、胃肠道反应等。目前,尚需进一步的远期随访研究证明其在骨关节炎治疗中的作用,建议在专科医生指导下使用。

手术治疗

退行性骨关节病的外科手术治疗包括关节软骨修复术、关节镜下清理手术、截骨术、关节融合术及人工关节置换术,适用于非手术治疗无效、影响正常生活的患者。手术的目的是减轻或消除患者疼痛症状、改善关节功能和矫正畸形。

关节软骨修复术

采用组织工程及外科手段修复关节表面损伤的透明软骨,主要适用于年轻、活动量大、单处小面积负重区软骨缺损。对退行性关节炎的老年患者、多处损伤、激素引起坏死等效果较差,包括自体骨软骨移植、软骨细胞移植和微骨折等技术。

关节镜清理术

关节镜兼具诊断和治疗的作用,对伴有机械症状的膝关节骨关节炎治疗效果较好,对伴有机械症状但关节间隙狭窄较明显的患者,关节镜手术的益处可能有限。

截骨术

截骨术多用于膝关节骨关节炎,能最大限度地保留关节,通过改变力线来改变关节面的接触面。适合青中年活动量大、力线不佳的单间室病变,膝关节屈曲超过90°、无固定屈曲挛缩畸形、无关节不稳及半脱位、无下肢动静脉严重病变的患者。

关节融合术

实施关节融合术后会造成关节功能障碍,现已不作为大关节骨关节炎的常规治疗手段。但对于严重的慢性踝关节、指或趾间关节骨关节炎且非手术治疗无效者,融合术成功率高。

人工关节置换术

人工关节置换是终末期骨关节炎成熟且有效的治疗方法,其应用日益广泛。

物理治疗

通过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达到减轻关节疼痛、提高患者满意度的目的。常用方法包括水疗、冷疗、热疗、经皮神经电刺激、按摩、针灸等,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其他治疗

健康教育

医务工作者应通过口头或书面形式进行骨关节炎的知识宣教并帮助患者建立长期检测及评估机制,根据每日活动情况,建议患者改变不良的生活及工作习惯。避免长时间跑、跳、蹲,同时减少或避免爬楼梯、爬山等。减轻体重不但可以改善关节功能,而且可减轻关节疼痛。

运动治疗

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正确的运动方式,制定个体化的运动方案,从而达到减轻疼痛,改善和维持关节功能,保持关节活动度,延缓疾病进程的目的。

低强度有氧运动

采用正确合理的有氧运动方式可以改善关节功能,缓解疼痛。应依据患者发病部位及程度,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选择。

关节周围肌肉力量训练

加强关节周围肌肉力量,既可改善关节稳定性,又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但应注重关节活动度及平衡(本体感觉)的锻炼。由医生依据患者自身情况及病变程度指导并制定个体化的训练方案。常用方法包括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直腿抬高加强股四头肌训练;臀部肌肉训练;靠墙静蹲训练;抗阻力训练。

关节功能训练

主要指关节在非负重位的屈伸活动,以保持关节最大活动度。常用方法包括关节被动活动;牵拉;关节助力运动和主动运动。

预后

退行性骨关节病为逐渐进展的慢性疾病,规范治疗可以缓解病情的发展,减轻症状并保持良好的关节功能。终末期患者需要手术治疗,术后大多数骨关节炎患者可恢复日常工作生活。

能否治愈

退行性骨关节病保守治疗是无法治愈的,只能通过日常的保暖休息,避免关节部位的负重摩擦,以及通过药物治疗来延缓病情的发展,从而延长疾病的进程。如保守治疗无效,最终仍需人工关节置换手术。

能活多久

退行性骨关节病不影响患者的寿命。

复诊

退行性骨关节病根据个体情况不同,需依医嘱进行复查,主要是进行影像学检查。

饮食

退行性骨关节病的患者普遍存在骨质疏松或缺钙的情况,在饮食上需要选择富含钙磷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饮食调理
  • 饮食上需要选择富含钙磷的食物,建议患者可以常食用牛奶、虾皮、瘦肉等含钙磷丰富食品,通过帮助患者促进钙磷元素的吸收,以改善骨骼缺钙的情况,有利于患者缩短病程。

  • 饮食中应避开辣椒、生蒜等刺激性较大的食物,不仅会导致患者神经血管受到较大的刺激,还会促进病灶炎性因子的释放,导致病症久治不愈,严重时还会加剧患者的病情。也应忌食兴奋交感神经的食物,否则会造成患者刺激性因子分泌过多,从而影响正常心率,加重病情的发展,例如咖啡、浓茶等。

护理

退行性骨关节病的护理应控制运动量,减少关节负重,避免大幅度疼痛。护理目的是控制疼痛,抑制病情发展。

日常护理

减肥

超重会增加关节负担,应保持标准体重。

避免过度或不恰当运动

比如长途奔走、爬山、上下高层楼梯以及长期不良体位姿势。

保护关节

骨关节炎发作期可戴护膝、支具,穿合适自己脚大小、型号的运动鞋,避免穿高跟鞋。急性期可使用手杖、助行器辅助活动,减少关节负担。

在医师指导下进行康复运动

包括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和关节周围肌肉力量锻炼。

病情监测

定期复诊,遵从医嘱进行运动治疗及关节功能锻炼。患者可以记录关节疼痛程度及活动范围,复诊时反馈给医生,便于评估病情进展情况,然后咨询医师,根据病情调整基础治疗、药物治疗方案,必要时行手术治疗。

预防

日常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及功能锻炼,有助于退行性骨关节病的预防和治疗,对于中老年人高危人群,应及早开始退行性骨关节病的筛查。

早期筛查

对于中老年人等高危人群,应关注自身关节健康状况,定期体检,主要是影像学检查。

预防措施
  • 多喝牛奶、多晒太阳,在必要的时候补充钙剂,调整自己的劳动强度。

  • 避免关节出现过度负荷,适当减轻体重,避免长时间的进行站立、跪坐或者蹲坐。

  • 要穿舒适的鞋,老年患者一定要选择舒适柔软并且带后跟的鞋,鞋跟高度要高出鞋底前掌的2cm,老年人的鞋尽量大一些,且鞋底一定要有防滑波纹,避免滑到。

  • 适当进行有氧活动,增强肌肉力量。

参考文献

[1]陈孝平,汪建平,赵继宗.外科学第9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761-764.
[2]王伟东.认识骨关节炎[J].健康人生,2019,(1):8-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