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词条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急诊科 刘志娟审核认证
溺水是指人淹没于水或其他液体中,水与污泥、杂草等物堵塞呼吸道和肺泡,或因咽喉、气管发生反射性痉挛,引起窒息和缺氧,肺泡失去通气、换气功能,使机体处于危急状态,由此导致呼吸、心搏停止而致死亡称溺死。溺水最重要、最有害的后果是缺氧,所以必须尽快恢复通气、氧合灌注,这就要求目击者尽快行CPR(心肺复苏术),尽快启动急救医疗救助系统。
呛咳、肤色苍白、呼吸微弱、四肢厥冷
溺水多发生于不会游泳、不慎落水及投水自杀者。以洪水灾害、翻船发生溺水日益多见。此外,水上运动、潜水、工程意外等也是发生溺水的原因之一。
当人淹没于水中,本能的屏气,引起潜水反射(呼吸暂停、心动过缓和外周血管剧烈收缩),避免水进入呼吸道,保证心脏和大脑血液供应。由于缺氧不能坚持屏气,被迫进行深呼吸,使大量水分、泥、杂草等进入呼吸道和肺泡,堵塞气管,引起室息,使肺失去通气、换气功能,加剧缺氧,导致严重的低氧血症、CO2潴留和酸中毒等。
不会游泳的人不小心掉进水池,如儿童在海里游玩时,在家长不注意的情况下不小心脱落游泳圈掉入海里,发生溺水。
故意向水里跳,不知道水的深度。
对于小孩在水边玩耍看管不利,导致孩子不小心坠入水里,未及时抢救。
溺水是导致儿童受伤、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多发生于青少年及4岁以下的儿童,死亡率占到所有溺水死亡儿童的80%之多。
不会游泳的人:这类人群常常由于不会游泳,因此落水以后容易挣扎。
不慎落水:由于突然落水,人一般来不及反应,容易使水或者其他原因阻塞呼吸道。
投水自杀者:常常落水较快,快速发生窒息。
溺水的患者临床表现为呛咳、肤色苍白、呼吸微弱、四肢厥冷,胃内积水致胃扩张者,可见上腹部膨隆。溺水患者常合并有脑外伤、脊髓损伤(跳水时)和空气栓塞(深水潜水时),从而出现相应的临床体征。
落水片刻,患者可吸入或吞入少量的液体,有反射性呼吸暂停、神志清楚、血压升高、心率加快、肤色正常或稍苍白、结膜充血。
溺水1~2分钟,人体因不能耐受缺氧而吸入大量水分,患者有剧烈呛咳、呕吐。部分患者因呕吐物被重新吸入,或发生反射性喉痉挛而加重窒息和缺氧。患者出现神志模糊或烦躁不安,呼吸不规则或表浅,血压下降、心搏减慢、反射减弱,约有75%溺水者发生肺水肿。
溺水3~4分钟,被救后已处于昏迷状态,由于窒息患者面色青紫或苍白、肿胀、眼球凸出、四肢厥冷,测不到血压,口腔、鼻腔和气管充满血性泡沫,可有抽搐。呼吸、心搏微弱或停止。
由于水、杂草或者其他物质导致呼吸道堵塞,常常会造成肺通气和换气障碍,最终出现二氧化碳潴留的现象,导致呼吸衰竭。
胃内积水致胃扩张者,可见上腹部膨隆。
溺水患者常合并有脑外伤、脊髓损伤(跳水时)和空气栓塞(深水潜水时),从而出现相应的临床体征。
水从肺泡渗入血管引起血液的稀释,血容量增加和溶血以及血钾的增高,能导致患者突然出现心跳呼吸骤停。
溺水损伤的靶器官为肺脏,吸入肺里的液体会造成迷走神经介导的肺血管收缩和张力过高,液体很快通过肺泡毛细血管膜进入微循环,肺泡表面活性物质遭到破坏,导致肺泡不稳定、肺不张,和伴有通气血液比例失调、肺顺应性降低,吸入液体导致气管痉挛,并导致低氧血症,低氧性神经元损伤会引起神经元性肺水肿。
溺水后患者肺部被污水、污物等严重感染,肺在内外袭击后出现以肺泡毛细血管损伤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属于急性肺损伤。临床特征为呼吸频速和窘迫,进行性低氧血症,X线呈现弥漫性肺泡浸润。
昏迷或心搏、呼吸停止者一般均有颅内高压,颅内压持续增高可导致血流量减少,加重受损脑组织的缺血性损伤。
溺水导致的缺氧会造成脑的损害,出现昏迷或者休克等症状,最后引起播散性血管内凝血。
淡水淹溺者有血液稀释和溶血的表现,海水淹溺者有血液浓缩和高血钾的表现,常会表现为麻痹、心律失常等症状。
不论何种情况,溺水患者应立即就医,且因病情紧急,大部分患者选择在急诊科就诊。患者需要做血常规和血生化、血气分析、心电图、X线、CT等检查明确具体病情。
溺水的患者,即使现场评估无任何异常,也都应该立即转运到医院进一步观察、评估和处理。
患者出现面色苍白、呼吸困难、乏力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
出现意识障碍或者休克时应立即就医。
溺水患者大多数情况下就诊于急诊科。
若患者存在颅脑外伤等,应到神经血管外科就诊。
是在淡水中还是在海水中发生的溺水?
自主呼吸情况如何?是否呼吸微弱?
是否伴有颅脑损伤的情况?
是否出现昏迷?神志是否清楚?
发生溺水多久了?
通常溺水患者可能会显示血细胞的减少,电解质的紊乱,也有极少数患者检查正常。
患者出现呼吸衰竭的时候,显示PaO2<60和PaCO2>50,随着时间增长出现呼吸性酸中毒,可合并代谢性酸中毒。
常见有窦性心动过速、非特异性ST段和T波改变,出现室性心律失常或完全性心脏传导阻滞时,提示病情严重。
肺部X线常常可以看到肺部有无病变情况,会显示是否有肺不张或肺水肿的表现。
疑有颈椎、颅脑损伤时,应做颈椎CT检查,有助于患者排除其他闭合性所伤以及脊柱损伤。
有溺水的情况发生。
患者出现呛咳、肤色苍白、呼吸微弱、四肢厥冷。
临床中较容易诊断,不需与其他疾病相鉴别。
一旦发现患者溺水,急救人员应现场开始早期复苏,在持续心肺复苏下转送到医疗机构。入院后仍需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且迅速使用呋塞米、白蛋白进行静脉滴注,防治颅内高压和肺水肿。
入院初重点在心肺监护,通过气管插管、高浓度供氧及呼吸机辅助呼吸等一系列措施来维持适当的动脉血气和酸碱平衡。应用呼吸机后,仍不能提高肺泡氧分压,可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系统或呼气末正压通气。通过开放气道、扩张肺泡,增加功能残气量、改善肺顺应性以及通气/血流比值。合适的呼气末正压通气对心排血量无明显影响,通常先从5cmH2O开始,逐步增加到10~15cmH2O。
昏迷或心搏、呼吸停止者,一般均有颅内高压。颅内压持续增高,可致脑血流量减少,加重受损脑组织的缺血性损伤。可使用20%甘露醇125~250ml快速静脉滴注或呋塞米静脉注射、白蛋白静脉滴注,不仅有脱水、防治脑水肿的作用,而且也有预防治疗溺水中常出现的肺水肿作用。
有意识障碍者,可予促进脑组织代谢、保护脑细胞的药物,如辅酶A、细胞色素C、三磷腺苷、纳洛酮等,并保持血糖在11.1mmol/L以下。
当患者出现阵发性抽搐时,不仅增加耗氧量,更重要的是由于强直抽搐性发作可影响复苏过程中呼吸功能的恢复,加重中枢神经系统的缺氧损害,此时可静脉推注地西泮并肌内注射苯巴比妥钠等。
临床常用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和甲泼尼龙,通常在发病24~48小时内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氢化可的松首次静注200~300mg,24小时用量可达1g以上,地塞米松首次用量可静注30~40mg,随后每6小时静注10~20mg,甲泼尼龙(甲基强的松龙)的剂量为30mg/kg静注,用药不宜超过72小时。
溺水时气管内吸入大量污物,加之机体抵抗力下降,发生感染的可能性很大,因此应及早选用抗生素防治肺部感染,一般首选较强的广谱抗生素。
本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淡水淹溺时适当限制液体摄入,可积极补2%~3%氯化钠溶液,海水淹溺时不宜过分限制液体补充,可予补5%葡萄糖液。静脉滴注碳酸氢钠以纠正代谢性酸中毒,溶血明显时宜适量输血以增加血液携氧能力,高钾血症的给予降钾治疗或者血液滤过治疗。
异常淡水淹溺者,如血压基本稳定时应早进行利尿脱水,减轻心脏容量负荷,防止肺水肿和脑水肿。血压不能维持又急需脱水者,可静脉滴注2%~3%氯化钠溶液500ml或全血、浓缩红细胞悬液、浓缩血浆或白蛋白等纠正血液稀释和防止红细胞溶解。淡水淹溺所致的溶血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严重溶血时可采用换血疗法,每次静脉换血量不超过总量的5%~20%,以免发生低血压。
低温治疗心搏骤停的脑缺氧有效,国内外临床及试验均证实低温可减轻缺血后的脑损害。
溺水主要的病理生理变化是溺水导致的长时间低氧血症所致,缺氧的时间和程度是决定预后的重要因素,也是救治的中心。尽管溺水时间过长、复苏时间过长的患者存活少见,但对长时间浸没于极冷冰水的溺水患者治疗,偶尔可得到神经系统功能恢复的成功复苏。
部分轻度溺水患者可治愈,部分溺水严重的患者可有生命危险,而最终导致生命的结束。
若患者出现肺部不适、脑部不适应及时复诊就医。
本病无需饮食调理,发生溺水后需及时就医抢救。
没有特殊的饮食宜忌,患者经及时抢救治疗后正常饮食即可。
溺水患者日常要注意防范各种溺水的可能。不仅远离深水区,即使水不深,也不可放松警惕。
注意远离可发生溺水的任何深水区,即使在浅水区玩耍也应该注意安全。
在海里游泳时,要配戴保护用具,如游泳圈等,防止溺水的发生。
家长对小孩要监管到位,不要放任小孩在较深的水里独自玩耍。
对于在浅水中游泳或跳水姿势不当的溺水者,应注意有无颈椎损伤和颅脑损伤、闭合性腹腔内脏器损伤以及骨折的可能,并进行相关体格检査和X线、B超和CT等辅助检査。必要时请相关专科医生会诊,以免漏诊。
其他并发症处理:及时防治肺部感染,体温过低者及时采用体外或体内复温措施,合并颅外伤及四肢伤者亦应及时处理,尤其要提高对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肾损伤、播散性血管内凝血等并发症的警惕性。
不会游泳者,采取仰面体位,头顶向后,口鼻露出水面,保持冷静,设法呼吸,等待他救。会游泳者,当腓肠肌痉挛时,将痉挛下肢的大脚趾用力往上方拉,使大脚趾跷起,持续用力,直至剧痛消失,痉挛也就停止。若手腕肌肉痉挛,自己将手指上下屈伸,并采取仰卧位,用两足划游。
救护者应从其背后接近,用一只手从背后抱住淹溺者头颈,另一只手抓住淹溺者手臂,游向岸边。救护时应防止被淹溺者紧紧抱住。
上岸后应立刻评估溺水者的意识、呼吸和脉搏等生命体征,若无呼吸、心跳,立即行心肺复苏,若已出现尸斑、腐烂、尸僵等明显的死亡征象,则应放弃抢救。
应立即畅通呼吸道,立即清除淹溺者口、鼻中的杂草、污泥,保持呼吸道通畅。随后将患者腹部置于抢救者屈膝的大腿上,头部向下,按压背部迫使呼吸道和胃内的水倒出,也可将溺水者面朝下扛在抢救者肩上,上下抖动而排水,但不可因倒水时间过长而延误心肺复苏。
溺水一般为意外事故,一般可依靠有效的预防措施进行预防,如远离深水区、佩戴游泳圈下海、学会游泳等,都能有效避免溺水的发生。
注意远离水池、湖水、涨潮的海边等深水区。
学会游泳及呛水时的自救技巧,以防万一。
在海边游玩时可应用游泳圈,并在使用前检查游泳圈的安全性。
家长带孩子水边玩耍时,应看护好孩子,保护好孩子的安全。
冬天不要在水上滑冰。
[1](英)大卫·巴斯,莫里斯·基贝尔著.儿童常见病家庭诊治[M].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02:135.
[2]李现收等编著,青春期健康教育学[M].南海出版公司,1996.03:241.
[3]潘宏波,李广,赵玲华主编.大学体育教育[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5.08:85.
[4]高铁铮,王怀立主编.儿科急症诊断与处理[M].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11: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