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

百日咳

本词条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儿科 王翠玲审核认证

  • 概述
  • 病因
  • 症状
  • 就医
  • 治疗
  • 预后
  • 饮食
  • 护理
  • 预防
概述

百日咳是一种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百日咳的临床特征为咳嗽逐渐加重,呈典型的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咳嗽终末出现深长的鸡鸣样吸气性吼声,病程长达2~3个月,故有百日咳之称。该疾病传染性强,接种百日破疫苗可有效预防该病。

就诊科室
儿科、呼吸内科、急诊科
是否医保
英文名称
whooping cough
疾病别称
顿咳
是否常见
是否遗传
并发疾病
支气管肺炎、腹股沟疝、代谢性碱中毒
治疗周期
短期治疗,约10~20天
临床症状

阵发性、痉挛性咳嗽,鸡鸣样吸气性吼声

好发人群
儿童
常用药物
阿奇霉素、红霉素、克拉霉素
常用检查
血常规、病原学检查、血清学检查、胸片
病因

百日咳由百日咳杆菌所引起的一种具有传染性的急性呼吸道疾病,多见于儿童,感染者是唯一的传染源,其病因包括病原体的感染及隐形感染者的传播,幼儿园、聚集场所等以易起流行。

主要病因

病原体感染

一般由百日咳杆菌感染所引起,导致同属的支气管病变。鲍特杆菌和副百日咳鲍特杆菌也可引起。百日咳鲍特杆菌可产生一些致病物质,包括百日咳毒素、气管细胞毒素、腺苷酸环化酶毒素、不耐热毒素以及内毒素等。百日咳毒素可使患者淋巴组织中的淋巴细胞运动到周围血液系统及气管,细胞毒素可特异性损伤气管纤毛上皮细胞,使之变性、坏死。

接触传染源

百日咳患者、隐性感染者及带菌者为传染源,潜伏期末到病后2~3周传染性最强。百日咳经呼吸道飞沫传播,5岁以下小儿易感性最高,小儿预防注射10年后百日咳感染率与未接种者无区别。

诱发因素
  • 易感者与百日咳患者近距离接触后会诱发该病。

  • 免疫力低下者奔跑、进食、受凉、惊吓后比较容易被感染。

  • 婴幼儿如果还没来的及注射疫苗,在此期间保护不当容易引起此疾病。

  • 老年人各个系统功能退化导致免疫力下降,容易患此疾病。

流行病学

百日咳多见于寒带及温带,遍布于全球,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季节高发,患病人群多为儿童,由百日咳杆菌或白喉杆菌引起,多为飞沫传染,传染性极强。

传播途径

飞沫传播

患者或潜伏期感染者通过咳嗽、打喷嚏等方式将含菌的飞沫喷出,病原菌会随空气传播,从而导致易感者吸入带菌的飞沫后即可感染。

好发人群

儿童

5岁以下的小儿为主要发病人群,由于儿童各个系统发育不完善,容易受到病原体的感染。

抵抗力低下的成年人

成年人在受到其他疾病攻击时,如肺炎或者其他疾病,会导致患者出现免疫力低下,容易患病。

症状

百日咳患者的临床症状为痉挛性咳嗽,咳嗽终末出现深长的鸡鸣样吸气性吼声,咳嗽逐渐加重,呈阵发性,病程长达2~3个月,开始类似一般的伤风咳嗽,10天以后症状明显,咳嗽非常痛苦,不咳则已,一咳则连声不断,重复发作多次,至咳出大量稠痰或呕吐为止。咳嗽有回声重者兼有鼻出血或咯血,咳嗽日久,面孔发肿,重者可出现大小便失禁、反复抽搐、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甚至窒息而死。

典型症状

百日咳患者表现为痉挛性咳嗽,咳嗽终末出现深长的鸡鸣样吸气性吼声。百日咳分三期,具体如下:

卡他期

症状类似普通感冒,具有传染性,典型表现为痉咳,一般1~2周,可有流涕、喷嚏、低热。

痉咳期 

一般为2~4周或更久,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为特点。其体温无明显变化,若合并细菌感染则会体温升高。发作时咳嗽成串出现,咳十余声或数十声,直到咳出痰液或吐出胃内容物,紧跟着深长吸气,发出鸡鸣样吸气吼声。夜间迷走神经兴奋,患者夜间咳嗽较白天更为显著,咳嗽剧烈时,可有大小便失禁、双手握拳屈肘、双眼圆睁、面红耳赤、涕泪交流、头向前倾、张口伸舌、唇色发绀等,表情极其痛苦。

恢复期

不再出现阵发性痉咳。但若遇到浓烟等刺激,或有呼吸道感染时,可以重复出现阵发性痉咳。若合并反复高热、抽搐,甚至昏迷的患儿可持续数月,部分患儿迁延不愈。

其他症状
  • 急性发病后还可导致发绀、窒息、惊厥。呼吸动作可停止在呼气期,心率先增快,继而减慢乃至停止,甚至可窒息死亡。

  • 重症患儿可出现反复惊厥、抽搐、气胸以及尿失禁。

并发症

支气管肺炎

为最常见的并发症,多为继发感染所致,可发生在病程中任何时期,以痉咳期多见,发生支气管肺炎时,阵发性痉咳可暂时消失。而体温突然升高,呼吸浅而快、口唇发绀、肺部出现啰音、外周血白细胞升高,以中性粒细胞升高为主,X线胸片检查可见肺炎病变。

中枢系统

百日咳脑病为常见的中枢系统并发症之一,因患儿长期缺氧或颅内出血而出现惊厥、抽搐,甚至昏迷。

腹股沟疝

患儿因咳嗽、憋气,导致腹内压增高,因而疝从腹壁的薄弱区膨出。轻症患儿平躺时疝可环纳,重症者需手术环纳疝内容物。

代谢性碱中毒

患儿因呼吸困难,导致体内酸碱度失去平衡,患儿呼吸浅慢。长期代谢性碱中毒导致患儿大脑缺氧,加重百日咳脑病的发生。

就医

百日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控制病情、预防并发症极其重要,尤其对于高危人群如新生儿、成人等。对于有疑似百日咳临床表现的患者更应该及时就诊,以明确诊断。

就医指征
  • 对于接触过感染者的患者或疑似百日咳的患者,出现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 在体检或其他情况下出现发热、头痛、呕吐、高热、寒战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 已经确诊百日咳的患者,若出现发热、呼吸困难、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应立即就医。

就诊科室
  •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儿科。

  • 若患者伴有流涕、喷嚏、低热应去呼吸内科就诊。

  • 当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头向前倾、张口伸舌、唇色发绀、小便失禁、双手握拳屈肘等,表情极其痛苦应去急诊科就诊。

医生询问病情

  • 有无咳痰、咳血的症状?

  • 孩子以前是否注射过疫苗?

  •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

  •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 是否有过敏史?

  • 是否在家自行服用过药物?

需要做的检查

白细胞计数

卡他期及痉咳期可见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可达(20~50)×10^9/L,正常的白细胞计数为(4~10)×10^9/L,淋巴细胞占0.60%~0.80%,无幼稚细胞。如有继发感染时,淋巴细胞即相对减少。

细菌培养

卡他期及痉咳早期使用鼻咽拭子,用培养基做细菌培养,可获得阳性结果。通过鼻咽拭子及细菌培养可以更为准确的用药,减轻患者的症状,加快患者愈合,减少并发症的产生。

血清学检查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免疫球蛋白M、免疫球蛋白G和免疫球蛋白A抗体,对早期诊断有所帮助,用单份恢复期血清凝集抗体1:320效价作为阳性诊断。

胸片

肺部胸片表现为患儿的支气管扩张及肺部有弥散性浸润影,严重者可有胸腔积液。

诊断标准

百日咳疾病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检查结果确诊,具体如下:

  • 5岁以下的儿童出现无热或低热,伴进行性加重的咳嗽,鸡鸣样回声、呼吸暂停、咳嗽后呕吐、发绀、抽搐、肺炎等临床表现。

  • 抵抗力低下的成年人如大面烧伤患者因其抵抗力低下,接触空气中的病原菌后出现发热、咳嗽、进行性加重的吸气性呼吸困难等临床表现。

  • 部分患者密切接触长期无热咳嗽的患者。

  • 部分患者密切接触过百日咳的隐性感染者或潜伏期感染者。

  • 血常规显示:白细胞明显增多,常达(30~50)×10^9/L,淋巴细胞高达0.50~0.70以上。

鉴别诊断

气管内异物

起病突然,发生阵发性痉挛性咳嗽,有异物吸入史,常可以通过X线检查观察到异物的位置和大小,常以此来鉴别。

肺门淋巴结结核

肿大的淋巴结压迫气管时也可引起阵咳,但无鸡啼样吸气声,可根据结核接触史,PPD(结核菌素纯蛋白衍化物)皮试结果及影像学检查鉴别。

支气管肺炎

儿童需与此病鉴别,患儿因受凉或感染出现咳嗽咳痰,无明显的呼吸困难,肺部X线显示沿着肺纹理分布的不规则斑片状影,边缘密度浅而模糊,无实变征象,肺下叶常受累,百日咳的X线检查一般无此症状。

肺炎

成人需与此病鉴别,患者常因受凉,淋雨后感染而导致发热,头痛、咳嗽、咳痰,无明显的呼吸困难,其肺部X线显示肺叶或肺段的实变阴影。

治疗

百日咳在临床中主要遵循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症处理、个体化治疗等原则,因百日咳具有传染性,因此需要通过隔离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等方式进行治疗。

治疗周期
百日咳的治疗周期为10~20天,若出现严重并发症如支气管肺炎,则周期稍有延长。
药物治疗

红霉素

应用于卡他期或痉咳期早期,可降低传染性,减轻症状并缩短病程,如在痉咳期使用则无法明显缩短病程。对该类药物过敏者、孕妇禁用,因其会导致腹痛腹泻,因此尽量饭后半小时服用,用药期间减少辛辣、刺激食物的摄入。

阿奇霉素

应用于卡他期或痉咳期早期的小孩,可降低患者继续感染的风险、减轻症状、缩短病程、降低患者的并发症。遵医嘱按时服药,因长期不规律服用药物会引起耐药。对红霉素过敏者应谨慎使用,孕妇禁用。

克拉霉素

主要用于卡他期或痉咳期早期的患者,可降低继发感染的风险、缩减病程、降低复发,对该类药物过敏者、孕妇禁用,因其会导致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因此尽量饭后半小时服用,用药期间减少辛辣、刺激食物的摄入。

手术治疗

本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其他治疗
  • 降低颅内压:百日咳导致百日咳脑病的患儿,需要及时降低颅内压,防止患儿抽搐。

  • 腹股沟疝的患者需及时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时还纳疝内容物。

  • 中医治疗:中医治疗需要养阴清肺、祛湿清热,可以用赤小豆、栀子、桔梗、薏米、灸麻黄、连翘、桑白皮、双花等药物进行煎汤服用。

预后

百日咳患儿经过及时治疗,病情会有所好转。若出现并发症,如百日咳脑病,则需长期治疗,如降低颅内压、抗炎、降温等治疗,但最终会有所好转,甚至治愈。

能否治愈

百日咳经过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可得到很好的治愈效果。

能活多久

百日咳患者如果护理得当、治疗及时、病情控制良好,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复诊

治疗一周后去医院进行血液检查、血清检查、复合酶链反应检查等一系列复查,对患儿的病情进行调理和治疗。

饮食

百日咳患者的饮食护理应促进患者症状减轻并消退,合理、均衡的分配各类营养物质。多食用富含维生素丰富的蔬菜、水果。多吃含叶酸及含铁丰富的食物,如动物肝脏、鸡蛋、牛奶等食物。禁食辛辣、刺激的食物,少食油腻之物。

饮食调理

禁忌进食海鲜等发物

带鱼、虾、蟹等腥膻之品会助长湿热,食后能使痰增多,不利于炎症的消退,故应忌食。

忌辛辣刺激的食物

如榨菜、大蒜、生姜等辛辣食物,多食后易生燥热,使内脏热毒蕴结,出现咳嗽、咳痰加重等症状,从而使本病加重。

忌甜腻食物

油腻食物,如猪油、奶油、牛油等,高糖食物,如巧克力、甜点心等,这些食物有助湿增热的作用,影响治疗效果。

宜多进食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例如小麦、高粱、芡实、蜂蜜、豆腐、鸡肉、韭菜、牛奶等,宜多食水果和新鲜蔬菜。

护理

百日咳患者的护理以促进患者恢复,防止并发症为主,还需避免发生感染或在感染发生时能被及时发现和处理等。

日常护理

口服用药

了解抗生素的作用、剂量、用法、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指导病人正确服用。

生活管理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去人员密集的场所活动;保持作息规律,早睡早起;多食含铁及维生素丰富的食物;保持健康良好的心情。

运动

百日咳的管理中占重要地位,适当的有氧运动有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但在患者发病期,应减少有氧运动,建议在医师指导下开展运动,循序渐进,并长期坚持。

病情监测

注意患者的临床表现,如发热、呼吸困难等表现,若接触潜伏期患者或隐性感染者应及时隔离,定期复查血常规、胸片检查,合理用药。

特殊注意事项
  • 服用抗生素,需定量、规律性服用药物,遵医嘱服药。防止机体抵抗力降低,感染等疾病的发生。

  • 百日咳脑病应严格观察患者的表现,出现异常立即就医,如恶心、呕吐。

  • 不满1岁的幼儿发病因其无法表达,因此容易忽视,家属应密切观察患儿的饮食情况,睡眠情况及大小便情况,坚持母乳喂养,定期添加辅食,保持室内通风,出现异常立即就医。

预防

远离潜伏期感染者及隐性感染者是最有效的预防方法,患有此疾病者应及时治疗,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对预防疾病发生,或避免疾病进一步加重有益处。

早期筛查

对于5岁以内的儿童,宜及早开始进行百日咳筛查,早期做好患儿的预防接种工作。对于具有至少一项危险因素的高危人群,如白细胞计数高的人群,应进一步进行病原体检测及血常规检查。病原学检查是通过鼻腔轻缓插入拭子至鼻咽部,当遇到阻力后即到达后鼻咽吸取分泌物,取出拭子置于转运培养基,旋紧管盖送检,若检出病原体即可诊断;血常规是采患者静脉血送检,其提示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

预防措施

保护易感人群

目前国内已经普及百白破三联疫苗计划免疫,分别在出生后3个月、4个月、5个月、1.5~2岁、6岁进行注射,对于最近6个月未接种过疫苗的7岁以下儿童与密切接触病患者,给予一剂加强免疫。该疫苗让儿童被动免疫,可减少患儿的发病率,有效预防此病的发生。

控制传染源

感染者是唯一的传染源,潜伏期感染者及患者应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

药物预防

密切接触病患后可口服红霉素,共服10天预防。

参考文献

[1]王辰,王建安.内科学:上册[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2]于晓松,路孝琴.全科医学概论[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3].桂永浩,薛辛东.儿科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4]王卫平,孙锟,常立文.儿科学[M].第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5]潘祥林,王鸿利.实用诊断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