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

生理性黄疸

本词条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儿科 张晓蕊审核认证

  • 概述
  • 病因
  • 症状
  • 就医
  • 治疗
  • 预后
  • 饮食
  • 护理
  • 预防
概述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是指单纯因胆红素代谢特点引起的暂时性黄疸,一般情况良好,黄疸多在出生后2~3天出现,第4~6天达高峰,足月儿在生后2周消退,早产儿在3~4周消退,表现为皮肤及巩膜轻度黄染。一般无需特殊治疗,注意水分和热量供给,但需密切关注血清胆红素值,以防进一步发展成病理性黄疸,甚至胆红素脑病,尤其是低出生体重儿或危重新生儿。

就诊科室
儿科
是否医保
英文名称
physiological jaundice
是否常见
是否遗传
并发疾病
病理性黄疸、胆红素脑病
治疗周期
无需特殊治疗
临床症状

皮肤及巩膜轻度黄染

好发人群
新生儿
鉴别诊断
病理性黄疸
常用检查
血清胆红素水平测定、经皮胆红素水平测定
病因

新生儿时期受胆红素代谢特点的影响,有诸多原因可导致血清胆红素升高,有胆红素生成相对较多、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能力不足、肝脏微粒体中形成结合胆红素的功能缺陷、胆红素排泄能力较差、肠肝循环。因以上综合原因导致新生儿血清胆红素增多而发生黄疸,由于这是暂时性的,所以称为生理性黄疸。

主要病因

胆红素生成相对较多

  • 胎儿出生后由于血氧分压突然升高,红细胞破坏过多,旁路胆红素来源增多,胆红素氧化酶含量高。

肝细胞对胆红素摄取能力不足

  • 新生儿由于肝脏配体蛋白缺乏,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能力不足。

肝脏微粒体中形成结合胆红素的功能缺陷

  • 与配体蛋白结合的未结合胆红素被运送到肝细胞的光面内质网后,与葡萄糖醛酸结合成结合胆红素,此过程需要相关酶参与,但新生儿酶含量低、活性差,影响转化过程。

胆红素排泄能力较差

  • 未结合胆红素必须转化成结合胆红素才能从胆汁排泄到肠道,新生儿肝脏排泄胆红素能力较差。

  • 肠肝循环:新生儿肠内有较多的葡萄糖醛酸苷酶,此酶可将结合胆红素分解为未结合胆红素又被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加重肝脏的胆红素负荷。

诱发因素
  • 母亲糖尿病、产时应用催产素、剖宫产、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母乳喂养等都有可能导致血清胆红素水平升高。

  • 存在高危因素,如新生儿血肿、头颅血肿、皮下淤血、窒息缺氧、高热、低体温、低血糖等易出现,并可发展成病理性黄疸。

流行病学
  • 根据我国部分地区正常足月新生儿的流行病学资料提示,我国正常足月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峰值,明显高于西方国家的新生儿。

  • 许多其他因素,如不同的生活习惯、遗传家族史、母亲糖尿病、产时应用催产素、分娩方式、胎龄和出生体重、新生儿饮食类型、热量摄入等,都可影响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水平。

  • 早产儿生后早期存在多种高危因素,不同出生胎龄、出生体重的早产儿黄疸水平差异巨大。因此,早产儿,尤其是超未成熟早产儿的生理性黄疸界定非常困难,临床意义也不大。

好发人群

我国大部分新生儿都可出现,尤其早产儿更易出现病理性黄疸。

症状

大部分足月新生儿在生后早期出现不同程度的暂时性血清胆红素升高,有一般情况良好,暂时性。相较病理性黄疸出现晚、峰值低、早消退,未结合胆红素值不超过正常高限等特点,主要表现为皮肤及巩膜轻度黄染。

典型症状
  • 皮肤及巩膜轻度黄染为暂时性,一般情况良好。

  • 足月儿生后2~3天出现黄疸,4~5天达高峰,5~7天消退,最迟不超过2周,早产儿黄疸多于生后3~5天出现,5~7天达高峰,7~9天消退,最长可延迟到3~4周。

  • 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小于85μmol/L或每小时小于0.5mg/dl。

  • 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尚未达到相应小时龄的光疗干预标准,或尚未超过小时胆红素列线图第95%位。

并发症

病理性黄疸

病理性黄疸相对生理性黄疸而言,是血清胆红素水平异常增高或胆红素增高性质的改变,一般出现早,24小时内出现黄疸,血清胆红素数值超过正常高值,血清胆红素值每日上升超过85μmol/L或每小时大于0.5mg/dl,黄疸持续时间长,足月儿大于2周,早产儿大于4周,黄疸退而复现,血清结合胆红素大于34μmol/L。表现为皮肤及巩膜深度黄染,因原因不同可表现出感染、溶血、代谢性疾病等原发病相关症状。

胆红素脑病

因胆红素毒性所导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可分为警告期、痉挛期、恢复期、后遗症期,警告期可见嗜睡、肌张力低下、吸吮无力,痉挛期可见发热、肌张力增高、哭声高尖、角弓反张,恢复期肌张力逐渐恢复出现肌张力低下,后遗症期可见椎体外系运动障碍、听觉异常、眼球向上运动受限、牙釉质发育不良等。

就医

生理性黄疸不需要就医,也不需要特殊治疗,注意水分和热量供给即可,但需密切关注血清胆红素值。如果患儿存在病理性黄疸,甚至胆红素脑病,尤其是低出生体重儿或危重新生儿,需要考虑就医。

就医指征
  • 新生儿出现严重皮肤及巩膜黄染,如果同时合并有母亲糖尿病、产时应用催产素、剖宫产、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血肿、头颅血肿、皮下淤血、窒息缺氧、高热、低体温、低血糖等危险因素,需立即就医治疗。

  • 如果患儿存在发热、拒乳、嗜睡等症状,有可能因病理性黄疸所致,需要及时就医。

就诊科室

一般患儿优先考虑于儿科就诊。

医生询问病情
  •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皮肤及巩膜黄染等)

  • 是否还有以下症状?(如发热、拒乳、嗜睡等症状)

  • 来医院之前有没有服用过药物?

  •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如母亲糖尿病、新生儿血肿、头颅血肿、窒息缺氧等)

需要做的检查

体格检查

主要检查患儿的皮肤黄染程度、精神状态、四肢肌张力及各种原始反射的情况。

血清胆红素水平测定

肝功能检查中可见血清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未结合胆红素升高。

经皮胆红素水平测定

本检测为无创检测方法,需借助经皮测胆红素仪,经皮测出胆红素水平升高。

诊断标准
  • 新生儿一般情况良好,无异常症状、体征,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小于85μmol/L或每小时小于0.5mg/dl,黄疸出现由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所决定,无病理因素,即可诊断。

  • 足月儿生后2~3天出现黄疸,4~5天达高峰,5~7天消退,最迟不超过2周,早产儿黄疸多于生后3~5天出现,5~7天达高峰,7~9天消退,最长可延迟到3~4周,可帮助诊断。

鉴别诊断

病理性黄疸

一般出现较早,24小时内出现黄疸,血清胆红素数值超过正常高值,血清胆红素值每日升超过85μmol/L或每小时大于0.5mg/dl,黄疸持续时间长,足月儿大于2周,早产儿大于4周,黄疸退而复现,血清结合胆红素大于34μmol/L。表现为皮肤及巩膜深度黄染,因原因不同可表现出感染、溶血、代谢性疾病等原发病的相关症状。

治疗

生理性黄疸不需要特殊治疗,注意水分和热量供给,但需密切关注血清胆红素值,如果患儿存在病理性黄疸,甚至胆红素脑病,尤其是低出生体重儿或危重新生儿,需要考虑就医。

治疗周期
无需特殊治疗。
一般治疗

一般无需特殊治疗,主张妈妈充分母乳喂养,保证宝宝乳汁摄入,让宝宝多吃多排,有助于生理性黄疸的消退。注意监测血清胆红素水平,高危者建议每天监测。

药物治疗

该病一般无需药物治疗,给予孩子充足的营养,一般可以自行消退,对于胆红素升高到一定水平,影子啊医生的建议下进行药物治疗。

益生菌

益生菌使对人体肠道有益的菌群,帮助胃肠道运动,并有益于身体代谢以及排出胆红素,常见药物包括布拉氏酵母菌、双歧杆菌等。

肝酶诱导剂

可以加速胆红素的排处,如苯巴比妥,对疾病的缓解有一定作用。

手术治疗

该病多无需进行手术治疗。

预后

一般生理性黄疸预后佳,但若孩子存在病理性黄疸,根据不同病因预后不同;若有慢性胆红素脑病,可能遗留后遗症,影响生活质量。

能否治愈

生理性黄疸不需要治疗,大部分病理性黄疸部分经积极治疗后,不影响生活。

能活多久

生理性黄疸不危及生命,但如果存在病理性黄疸或胆红素脑病,有时可危及生命。

复诊

遵医嘱,建议定期监测胆红素水平情况,观察皮肤及巩膜黄染情况,若出现发热、拒乳等症状立即就医。

饮食
饮食调理

建议患者均衡饮食即可。

护理

注意观察皮肤及巩膜黄染情况,不去公共场合、人流密集处,周围环境干净整洁,减少感染几率。

日常护理
  • 注意观察皮肤及巩膜黄染情况,注意看黄疸的色泽,是色泽鲜红有光泽,出现橘黄色或金黄色,还是灰黄色或黄绿色。注意观察黄疸皮肤部位,一般开始于面部,进展到下腹部,观察有无精神萎靡、拒乳等情况。

  • 不去公共场合、人流密集处,周围环境干净整洁,减少感染几率。

病情监测

复诊时检测血清胆红素水平、经皮测胆红素水平,观察皮肤及巩膜黄染的色泽及部位。

特殊注意事项
  • 在家中观察皮肤及巩膜黄染色泽及部位情况,若出现黄疸加深及时就医。

  • 高危新生儿出现黄疸加深,或伴有高热、拒乳等立即就医。

预防

绝大部分新生儿均可出现生理性黄疸,需注意避免黄疸加重出现病理性黄疸或胆红素脑病。

早期筛查

对于存在高危因素如母亲糖尿病、产时催产素、头颅血肿等的低体重新生儿、早产儿应在出生后进行早期监测。

预防措施
  • 在孕妇怀孕期间定期体检,密切关注血糖、血压等的变化,这些指标的变化可能会影响胎儿的健康。

  • 在怀孕期间应谨慎服药,避免使用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如镇静剂、麻醉剂等药物。

  • 怀孕期间避免抽烟、饮酒,这些行为均会影响到胎儿的健康。

  • 孩子在出生后尽快开奶,给予宝宝足量的营养。

  • 如果母亲出现感染性疾病或乳腺出现疾病或炎症,应停止哺乳。

参考文献

[1]江载芳,申昆玲,沈颖.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478-487.
[2]王卫平,孙琨,常立文,等.儿科学[M].第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119-12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