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词条由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消化科 张晓梅审核认证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是一种以胆管的进行性炎症、纤维化和多发性狭窄为主要病理特征的慢性胆汁淤积性肝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可能与遗传及免疫机制有关。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病变范围可累及肝内和肝外胆管。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内镜介入治疗、外科手术治疗和对症支持治疗等,预后较差。
皮肤瘙痒、黄疸、乏力、消瘦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确切病因迄今未明,可能与遗传、自身免疫、门静脉与胆道的慢性非特异性感染等因素有关。本病好发于有家族史者、炎症性肠病患者、自身免疫异常者,可由胆结石、高脂饮食诱发。
家族的聚集性引起学者们对遗传因素的关注,多组研究提示HLA单倍体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之间有密切相关性。
鉴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常伴有炎症性肠病,结肠中的毒性胆汁酸被吸收到门脉后,均有可能引起肝内外胆管的慢性炎症与纤维化。
本病患者纵隔充气造影可见胸腺增大,病理组织学发现胸腺淋巴滤泡的百分率高达71%,在末梢血中性粒白细胞的游走功能亢进,中性粒白细胞内溶酶体酶活性亢进,出现免疫复合体抑制性T细胞缺乏。
结石刺激胆管导致炎症发生或者加重。
刺激引起胆汁分泌增加,胆管排泄不通畅。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发病率为(0.90~1.30)/10万,多数发病年龄在45岁以下,青年更多见,婴幼儿及儿童亦有发病者,男性发病多于女性,男女之比约为2∶1。
肠道内细菌从门静脉侵入到胆道系统,形成慢性胆管壁纤维组织增生,导致胆管壁缩窄,诱发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发生。
本病存在家族聚集性,可能有遗传因素影响,此类人群相对发病率更高。
免疫复合体抑制性T细胞缺乏等自身免疫异常者,相对普通人群发病更高。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患者缓慢起病,早期可无任何症状体征,为无症状期,疾病发展可出现易疲乏、厌食、消瘦、腹痛、发热、黄疸或者食管静脉曲张甚至破裂出血等肝硬化晚期症状。本病治疗不及时可合并出现胆管炎、肝硬化、胆管癌。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病人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症状包括发热、皮肤瘙痒、黄疸、腹部不适、腹痛消瘦等,其中间歇性皮肤瘙痒、黄疸伴右上腹痛及发热是最典型的表现,与微结石或胆泥排出过程引起的一过性胆管 梗阻有关。
部分病人诊断时无症状,仅在体检时因发现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而诊断,或因炎症性肠病进行肝功能筛查时诊断。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病人无特异性体征,黄疸和肝、脾大是最常见体征。
是最常见的并发症, 右上腹或者剑突下疼痛,寒战高热,伴有黄疸、恶心、呕吐,严重时刻出现血压下降、休克及精神症状。
患者可有疲乏无力,皮肤瘙痒,肝脾肿大,腹胀等不适,严重时可出现腹水,呕血、黑便等消化道症状或者肝性脑病表现。
上腹痛,急剧的黄疸加深、体重减轻、生化检查指标恶化、肝内胆管显著扩张或较前扩张加重为并发胆管癌的征象。CEA(癌胚抗原)和CAl9-9(糖类抗原19-9)升高,在行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时细胞刷检有助于确诊。
出现乏力、皮肤瘙痒、黄疸等症状时需要及时到消化内科、急诊科就诊,通过做肝功能、免疫检查、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腹部B超确诊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本病需要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胆管结石、继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进行鉴别。
青壮年男性体检时发现肝功能异常,碱性磷酸酶、谷氨酰转肽酶等淤胆酶升高,需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一步检查治疗。
出现乏力、皮肤瘙痒、黄疸等症状者,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诊治。
一旦患者出现寒战高热、剧烈腹痛、呕血、黑便、头晕、乏力、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血压下降,需立即急诊就医。
优先考虑去肝病科、肝胆外科就诊。
如出现剧烈腹痛、寒战高热、大量呕血、黑粪、头晕乏力、四肢湿冷,心慌气短,血压下降等症状,需急诊科就诊。
因为什么不舒服就诊?
目前都有什么不适?(如乏力、瘙痒、黄疸等)
症状出现有多长时间了?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比如溃疡性结肠炎、自身免疫性肝炎等)
亲属是否患有此类疾病?
碱性磷酸酶、谷氨酰转肽酶升高明显,可为正常的3~4倍。
多数患者抗结肠抗体、抗中性细胞核抗体、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阳性,血免疫球蛋白升高,以IgM为主。
为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最有价值的诊断方法,不但可清晰地显示病变的部位、范围、性质,必要时还可进行内镜下治疗。
该检查为非侵袭性的,安全、无创伤、不用造影剂、无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后引起败血症等并发症的危险。
对肝外胆管病变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缺乏特异性。
典型的肝脏病理学表现为洋葱皮样胆管纤维化,但经皮肝穿刺活检的获取率仅10%左右,且这些表现亦可见于继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因此,对于胆管影像学检查有异常发现的病人,并不需要进一步行肝穿刺活检。但当临床特点高度疑诊为小胆管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或重叠综合征时,肝活检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缓慢起病的持续性无痛性黄疸,可伴低热、瘙痒、消瘦及神志淡漠等。
查体可见黄疸、肝脾肿大、贫血,晚期出现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表现。
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或磁共振胰胆管造影可见病变胆管狭窄,但表面光滑,向下逐渐变细。狭窄病变可以是局限性、弥漫性,也可为阶段性的,狭窄近端胆管扩张,病变常累及肝内胆管使肝内分支减少并僵硬。
确诊主要依赖于病理检查。
90%为女性,疲乏为最常见症状,也有皮肤瘙痒、黄疸及色素沉着,部分患者科伴有右上腹部不适。确诊依据肝组织学检查。
典型症状为腹痛、黄疸、寒战高热,腹部B超、磁共振胰胆管造影、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可以明确诊断。
患者多有胆道疾病反复发作史或胆道的手术史,胆管的炎症多数呈环状,病变范围短,黏膜上皮受损明显,可有糜烂、溃疡和肉芽肿形成,常伴有胆石症。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需要终身治疗,具体可通过熊去氧胆酸、泼尼松、甲氨蝶呤、秋水仙碱、考来烯胺等药物治疗结合胆道引流术、结肠切除术、肝移植改善,部分患者可通过内镜治疗改善。
有利胆、抑制胆管周围炎症的作用,并可抑制纤维化过程,保护肝细胞,减轻炎性坏死,延缓胆管纤维化及肝硬化的进展。常用泼尼松,由于激素的潜在副作用,一般不主张长期大量应用。
近年文献报道较多且大多疗效肯定。可以降低转氨酶等生化指标降低,并有肝组织学的改善。
促进胆汁分泌,降低胆汁黏稠度,增强胆汁引流,降低胆酸及胆红素浓度,并可改善肝功能,减轻患者瘙痒症状及减少胆管炎的发作。
副作用有便秘、脂肪吸收不良及口味不佳,近年利胆治疗已被熊去氧胆酸取代。
熊去氧胆酸有利胆的作用,磷脂能增加胆固醇的溶解,从而起到溶石的作用。部分研究提示有效,但总的疗效不确切。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只在出现继发性胆管炎时,才考虑应用抗生素治疗,宜选用肝脏毒性小且易于从胆道排泄的药物。
治疗目的是尽量解除或减轻梗阻,进行胆道减压,以防止肝功能进一步损害。通常采用的胆道引流术包括内引流、外引流及胆管重建术,但复发率高,需再次手术。
对于合并溃疡性结肠炎的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主张行结肠切除术或结直肠切除术,但结肠切除并不能改变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进程,而且如果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患者已发展为肝硬化、结肠。
切除后的早期病死率明显增高。
由于外科技术的提高,术中凝血的控制、静脉搭桥法的应用以及外科引流次数的减少和趋于合理的病例选择,肝移植已成为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最有效治疗手段。
在缓解梗阻症状、改善生化功能及预防胆管炎发作等方面均有效果。目前常用的内镜治疗方法包括乳头肌切开术、气囊扩张、安置内支架和胆道灌洗。这些治疗方法较外科手术相对简单,术前只需静脉给予镇静止痛药,诊断的同时可以进行治疗,且用一种方法可以扩张多处狭窄,并能重复治疗,对患者危险性也小。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预后较差,发生恶性肿瘤的风险较高,生存期约为10~22年,患者需要每3个月复查一次,每6个月到1年筛查是否恶化。
本病很难治愈。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患者从诊断至死亡或肝移植的生存期为10~22年。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患者每3个月复查一次肝功能及腹部B超,6个月到1年行影像学、结肠镜检查以筛查肝胆管恶性肿瘤,观察溃疡性结肠炎愈合情况。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患者可选择富含维生素、易消化饮食,蛋白质以豆制品、牛奶、鸡肉为主。多喝水以增强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及腺体分泌,以利于消化、吸收和废物的排出,减少代谢产物和毒素对肝脏的损害。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患者日常要遵医嘱用药,注意保持大便通畅,同时注意运动锻炼。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注意监测血糖、低血钙,同时注意观察大便情况。
了解利胆药、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的作用,剂量、用法、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遵医嘱正确使用。
适当使用温和通便药,保持大便通畅。
除外疾病严重阶段,比如消化道大出血、肝性脑病、急性胆管炎等,禁止绝对卧床,进行少量活动,以促进胃动力,有利于食物蠕动消化。
保持室内安静整洁,空气新鲜,定时通风,维持适宜的温湿度,床铺整齐舒适,使病人身心放松,改善忧郁和恐惧心理。
指导病人自我监测病情,如血压、血糖等的变化,学会识别病情变化的征象,若症状加重立即就诊。
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注意监测血糖,血钙等。
同时给予肠道益生菌治疗,观察大便情况。
告知病人长期激素治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得擅自减量和停药,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药,定期复查。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病因目前未明,可能遗传及自身免疫等因素有关,因此预防尚无有效办法。
[1]林三仁.消化内科学高级教程[M].中国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18.
[2]李琳,李扬.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25例临床分析[J].中国临床研究,2020:925-926.
[3]王璐,韩英.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诊治进展[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202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