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

开放性损伤

本词条由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急诊科 李小刚审核认证

  • 概述
  • 病因
  • 症状
  • 就医
  • 治疗
  • 预后
  • 饮食
  • 护理
  • 预防
概述

开放性损伤指由于外界因素的作用所造成的身体内部组织暴露,直接与外界相通而出现的损伤,是一类常见的疾病,主要包括挫伤、撕裂伤、切割伤、贯通伤、刺伤等。损伤特点是多有皮肤、血管、神经、肌腱、骨与关节的复合伤,局部常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情况,均需急症手术,根据损伤情况需采取多种治疗手段,如清创缝合、腕以下截肢(指)残端缝合、肌腱修复、骨折内固定、带蒂皮瓣修复皮肤缺损等,本病主要通过药物和手术治疗改善,预后根据类型不同,也有所区别。

就诊科室
急诊科、胸外科、普外科、骨科
是否医保
英文名称
open injuries
疾病别称
开放性创伤
是否常见
是否遗传
并发疾病
肺部纤维化、肺部空洞
治疗周期
一般需短期持续性治疗
临床症状

疼痛、出血、失血性休克

好发人群
高空作业的人
常用药物
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低分子肝素、头孢唑林
常用检查
血常规检查、生化全套、凝血功能、血型检查、超声检查
疾病分类

颅脑开放性损伤

主要因外力因素造成的颅脑的开放性损伤,是常见的一类损伤,最多见于跌坠伤和撞伤。若累及颅骨及颅内组织则可危及患者生命。

颈部开放性损伤

主要包括颈部血管、气管、神经、食管、软组织等开放性损伤,易引起大出血造成失血性休克,危及患者生命。

胸部开放性损伤

多因外力损伤穿破胸膜,造成胸膜腔和外界相通,导致气胸、血胸甚至是血气胸,有时也可伤及腹部脏器,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腹部开放性损伤

多因外力刺穿腹壁,导致腹腔与外界环境相通,大部分伴有腹腔内脏器的损伤,多见于车祸伤、刀刺伤等。

四肢开放性损伤

外力所导致的四肢骨折或者神经血管的损伤,与外界相通,尤其常见于开放性骨折。

腕部开放性损伤

在日常生活中,不同程度的腕部损伤是多见的,如为开放性损伤则需行清创缝合术。如腕以下组织损伤严重而无法保留者,则需行截肢术,腕部断离伤,如果条件许可者,应争取施行断肢再植术。

手部开放性损伤

凡手部损伤,出现皮肤破损、出血,开放损伤部位往往伴有骨骼、肌腱、血管、神经等损伤,而且与外界相通者,称“手部开放性损伤”。

病因

开放性损伤常见病因有钝器打击、挤压碰撞、锐器刺伤、枪伤、坠落伤等,导致身体各个部位出现损伤,伤口污染严重。本病好发于高空作业的人。

主要病因

挤压、压砸伤

这类损伤对手部软组织、骨组织等有严重破坏,因而治疗较困难,晚期多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

切割、锯伤

这类损伤占手外伤的1/3以上,此类损伤多造成软组织(如神经、肌腱、血管等)损伤。如早期治疗得当,愈后功能较满意,遗留功能障碍较轻。

撕脱伤

此类损伤较常见,多由印刷机、压胶机、和面机、梳棉机、脱粒机及交通事故等造成。多造成大面积皮肤撕脱,有的造成指(肢)皮肤套状撕脱,常合并深部组织损伤。此类损伤早期处理多需行植皮术以消灭创面、关闭伤口。伴有深部组织损伤者,晚期多遗留严重的功能障碍。

绞轧伤

多为高速旋转的机器将肢体卷入致伤,如车床、钻床、离心机、搅拌机等,此类损伤造成广泛的软组织破坏和骨折,甚至肢体离断,早期处理很困难,晚期多遗留较严重的功能障碍。

炸伤

由爆竹、雷管、火枪等造成,常造成多个手指甚至肢体缺损。创面组织损伤严重,治疗较困难。早期若处理不当,晚期多遗留功能障碍。

烧伤

多由高压电、煤气、火锅及热水等致伤,有的软组织破坏广泛且严重,治疗困难,早期处理不当,晚期带来严重的功能障碍。

摩擦伤

多由皮带、砂轮等致伤,因致伤物高速旋转,常伴有烧伤。早期处理需彻底清创,植皮修复创面。

贯穿伤

多由枪及锐器刺等造成,创口小而深,早期必须仔细检查,判断深部组织损伤的情况,否则易造成漏诊,失去早期修复的机会。

咬伤

由动物或人咬伤,创面一般不大,但较深,污染严重,极易感染。

流行病学

开放性损伤属于常见疾病,但具体发病率目前无流行病学数据。

好发人群

高空作业的人易发生坠落伤及跌伤。

症状

不同损伤部位引起的开放性损伤有不同的临床症状,常见症状表现为损伤部位的疼痛,同时伴有损伤部位相应的表现,如出血、活动障碍、失血性休克等。本病治疗不及时可合并出现外伤性脑脊液漏、颅内血肿、急性肾衰竭。

典型症状

出血

开放性损伤由于可以损伤到血管,所以伤口大量出血,也可以表现为局部积血、血肿等,血液常常也会伴有组织的损伤。

疼痛

可表现为损伤部位的剧烈疼痛,如撕裂伤,导致患者的组织直接拨脱,出现剧烈疼痛。

失血性休克

当伤口大量出血后,可出现失血性休克,主要表现为血压下降、皮肤苍白或湿冷、少尿等症状。

其他症状

意识障碍

当患者出现颅脑开放性损伤时,可出现昏迷、呼之不应、意识不清等症状,有时患者会出现短暂性清醒。

呼吸困难

当患者出现颈部开放性损伤时,可出现呼吸困难、喘鸣等症状。

活动障碍

当损伤累及四肢时,可出现四肢活动障碍。当累及脊髓时可出现四肢瘫痪,损伤位置累及高位脊髓时甚至会立即死亡。

腹痛

当患者出现腹部损伤时,患者可出现持续性腹痛,常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并发症

外伤性脑脊液漏

脑脊液从鼻、耳或眼漏至体外,多由颅脑开放性损伤导致,常混有血液。

颅内血肿

颅脑内血管破裂后产生血肿,对脑组织产生压迫。可出现意识障碍、血压升高、心率减慢或体温升高等症状。

急性肾衰竭

当患者失血过多,肾脏缺血会出现急性肾衰竭,主要表现为少尿甚至无尿、血肌酐升高。

就医

当患者因各种外部因素而造成开放性损伤,患者情况严重,甚至危及生命,应立即至医院急诊科进行治疗。开放性损伤需要通过血常规检查、生化全套、凝血功能、血型检查、超声检查等检查确诊。

就医指征

患者出现开放性损伤时,应立即至医院就医。当患者出现呼吸心跳骤停、意识障碍等症状时,应立即拨打120送至医院紧急就诊。

就诊科室

优先考虑去急诊科就诊。

医生询问病情
  • 因为什么导致这些症状的?

  • 目前还有什么症状?

  •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 出现这些症状有多长时间了?

  • 外伤有多长时间了?

需要做的检查

X线检查

判断患者有无骨折、异物、骨的碎片等情况,一般作为常规检查。

CT检查

可判断损伤的部位和范围,有没有血肿。

核磁共振

适用于病情稍微稳定的患者。

血常规

判断有没有贫血以及贫血的严重程度,用于指导输血的治疗。

生化全套

判断患者的肝肾功能。

凝血功能

主要为手术治疗提供准备。

血型

蛀牙为手术和输血提供准备。

诊断标准

根据患者外伤病史,疼痛、出血、失血性休克的症状和影像学开放性外伤表现可诊断。

治疗

开放性损伤主要应用外科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是针对对症处理。主要包括止血、固定、清创、手术治疗、应用抗生素等方面。常用的药物有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低分子肝素、头孢唑林。

治疗周期
本病一般需要短期持续性治疗。
药物治疗

多巴胺

用于血压不能维持正常时的患者,可适当使用。

去甲肾上腺素

也可用于血压不能维持正常者。

低分子肝素

止血前可适当应用此抗凝药物进行抗凝治疗。

头孢唑林

用于伤口可能存在感染的患者。

手术治疗

创围清洁法

先用数层灭菌纱布块覆盖创面,后剪去创围被毛,如被毛黏着时,可用3%过氧化氢和氨水(100∶2)混合液除去,再用70%酒精棉球反复擦拭紧靠创缘的皮肤。较远的皮肤,可用肥皂水和消毒液洗刷,最后用5%碘酊或5%酒精福尔马林溶液,涂擦创围皮肤。

创面清洁法

用生理盐水冲洗创面后,除去创面上的异物﹑血凝块或脓痂,再用生理盐水或防腐液反复清洗创伤,浅创且无污物时,用浸药棉球轻轻地清洗;深创或存有污物时,可用洗创器吸取防腐液冲洗创腔,除去创面的污物,再用灭菌纱布块擦拭创面。

清创手术

用外科手术的方法将创内所有的失活组织切除,除去可见的异物﹑血凝块,消灭创囊、凹壁、扩大创口(或做辅助切口),保证排液畅通。

创伤缝合法

根据创伤情况可分为初期缝合、延期缝合和肉芽创缝合,初期缝合是对受伤后数小时的清洁创或经彻底外科处理的新鲜污染创施行缝合,有污染的创伤先用药物治疗3~5天,无创伤感染后,再施行缝合,称此为延期缝合;肉芽创缝合又叫二次缝合,适合于肉芽创,缝合的创内应无坏死组织,肉芽组织应呈红色平整颗粒状,肉芽组织上被覆的少量脓汁内无细菌存在,可合理施行部分或密闭缝合。

创伤引流法

当创腔深、创道长,创内有坏死组织或创底遗留渗出物等时,常用引流法,引流纱布条要浸以药液(如青霉素、中性盐类高渗溶液等),也可用胶管﹑塑料管做引流。

其他治疗

全身性疗法

当出现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减退、白细胞增数等全身症状时,则应实行全身性治疗。对伴有大出血和创伤愈合迟缓的患者,应输血,对严重污染而很难避免创伤感染的新鲜创,应使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必要时需输液。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或类毒素,对有局部化脓性炎症的,可静脉注射10%氯化钙溶液5%碳酸氢钠溶液。

预后

开放性损伤及时急诊治疗,有治愈的可能,但治疗不及时可迅速致死。患者需要在治疗后定期进行复查并进行康复训练。

能否治愈

本病早期及时治疗,可治愈。

能活多久

及时有效治疗一般不影响自然寿命,严重的开发性损伤尤其伤及颅脑时可致死。

复诊

患者需定期至医院复查,需要定期进行康复训练,复诊时间由具体疾病及严重程度决定。

饮食
饮食调理

此病无特殊饮食调理,营养丰富均衡即可。

护理

开放性损伤患者日常要注意在手术后密切观察液体出入量,注意局部制动,药物治疗时要监测血压和尿量,恢复期可进行适当的运动。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患者应用抗凝治疗时要注意牙龈出血、全身瘀斑、伤口出血的症状,及时就诊。

日常护理
  • 术后护理:手术治疗的患者要注意观察患者液体的出入量,引流管是否通畅和引流液的情况,同时注意术后局部制动,早期避免活动。

  • 药物抗休克治疗时要注意监测血压、尿量。

  • 达到治疗效果,恢复期的患者可进行适当的有氧运动。

病情监测

患者在术后定期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

特殊注意事项

患者在服用抗凝药物时要注意是否出现牙龈出血、全身瘀斑、伤口出血的情况,若存在此类症状,需及时就医治疗。

预防

针对特定高危患者应尽量不进行一些高危动作,如高龄者不应进行高空作业。避免一些危险的行为,避免开放性损伤的发生。

预防措施
  • 高龄者不宜从事高空作业,若必须去,则应做好安全措施。

  • 自然灾害时要及时迅速寻求庇护地。

  • 避免酒后驾车、疲劳驾驶。

参考文献

[1]程兆华,郑戈,魏思远,程远娟.NPWT辅助治疗高温液态金属致腹部开放性损伤1例[J].临床与病理杂志,2020,40(09):2495-2500.

[2]朱宗波,李璐华,高斌,李军,冯大雄.脊柱脊髓开放性损伤急诊手术治疗体会[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20,35(05):507-509.

[3]赵云.探讨颈动脉开放性损伤患者急救与术后并发症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05):273-274.

[4]刘洪艳.临床疾病护理要点与规范·上[M].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05,304.

[5]郭应禄,孙颖浩.泌尿男生殖系统创伤[M].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11,192.

[6]童培建,创伤急救学·供中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等专业用[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09,176.

相关问答
开放性损伤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开放性损伤主要应用外科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是针对对症处理。主要包括止血、固定、清创、手术治疗、应用抗生素等方面。常用的药物有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低分子肝素、头孢唑林。 一、药物治疗 1、多巴胺:用于血压不能维持正常时的患者,可适当使用。 2、去甲肾上腺素:也可用于血压不能维持正常者。 3、低分子肝素:止血前可适当应用此抗凝药物进行抗凝治疗。 4、头孢唑林:用于伤口可能存在感染的患者。 二、手术治疗 1、创围清洁法:先用数层灭菌纱布块覆盖创面,后剪去创围被毛,如被毛黏着时,可用3%过氧化氢和氨水(100∶2)混合液除去,再用70%酒精棉球反复擦拭紧靠创缘的皮肤。较远的皮肤,可用肥皂水和消毒液洗刷,最后用5%碘酊或5%酒精福尔马林溶液,涂擦创围皮肤。 2、创面清洁法:用生理盐水冲洗创面后,除去创面上的异物﹑血凝块或脓痂,再用生理盐水或防腐液反复清洗创伤,浅创且无污物时,用浸药棉球轻轻地清洗;深创或存有污物时,可用洗创器吸取防腐液冲洗创腔,除去创面的污物,再用灭菌纱布块擦拭创面。 3、清创手术:用外科手术的方法将创内所有的失活组织切除,除去可见的异物﹑血凝块,消灭创囊、凹壁、扩大创口(或做辅助切口),保证排液畅通。 4、创伤缝合法:根据创伤情况可分为初期缝合、延期缝合和肉芽创缝合,初期缝合是对受伤后数小时的清洁创或经彻底外科处理的新鲜污染创施行缝合,有污染的创伤先用药物治疗3~5天,无创伤感染后,再施行缝合,称此为延期缝合;肉芽创缝合又叫二次缝合,适合于肉芽创,缝合的创内应无坏死组织,肉芽组织应呈红色平整颗粒状,肉芽组织上被覆的少量脓汁内无细菌存在,可合理施行部分或密闭缝合。 5、创伤引流法:当创腔深、创道长,创内有坏死组织或创底遗留渗出物等时,常用引流法,引流纱布条要浸以药液(如青霉素、中性盐类高渗溶液等),也可用胶管﹑塑料管做引流。 三、其他治疗 全身性疗法:当出现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减退、白细胞增数等全身症状时,则应实行全身性治疗。对伴有大出血和创伤愈合迟缓的患者,应输血,对严重污染而很难避免创伤感染的新鲜创,应使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必要时需输液。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或类毒素,对有局部化脓性炎症的,可静脉注射10%氯化钙溶液5%碳酸氢钠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