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词条由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 曹君娴审核认证
心脏性猝死指由于心脏原因所致的突然死亡,可发生于原来有或无心脏病的患者中,常无任何危及生命的前期表现,突然意识丧失,在急性症状出现后一小时内死亡,属非外伤性自然死亡,特征为突然的迅速死亡。
心绞痛、气急、心悸、疲劳感、胸痛
心脏性猝死绝大多数有心脏结构异常,这些心脏结构改变是室性快速心律失常的发生基础,而大多数是室性快速心律失常所致。该病也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以及一些不良生活方式、剧烈运动、情绪改变等都有可能诱发本病。
任何心脏病均有发生猝死的可能。
30岁以上成人猝死的主要病因是缺血性心脏病,约占所有猝死者的3/4。临床上部分患者有冠心病的病史,包括心肌梗死或恶性心律失常的病史,但猝死可以为冠心病的第一表现。
是另一个主要原因,由于长年高血压,心肌代偿性肥厚并继发心肌组织损伤,导致形成恶性心律失常的电生理基础。心室肥厚也是心力衰竭的病理基础,而心力衰竭患者猝死发生率十分高。
包括非粥样硬化性冠状动脉异常;心肌疾病和心力衰竭,包括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心肌致密化不全等;心肌炎症、浸润、退行性变;心脏肿瘤;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原发性心电异常,包括严重心动过缓(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高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先天性或获得性长QT综合征、短QT综合征、布鲁加达综合征、儿茶酚胺敏感性室性心动过速等;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低镁血症;与神经体液或中枢神经系统影响有关的心律失常;房室结部位的肿瘤;主动脉夹层;肺栓塞等。
青少年和儿童的猝死一直引人注意,如运动员猝死。除一般心脏病原因外,先天性或遗传性疾病如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马方综合征所致主动脉夹层、离子通道病等,可为这一年龄组患者猝死的原因。
年龄的增长是心脏性猝死的危险因素,男性心脏性猝死发生率较女性高(约4:1)。
高血压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但高血压导致心脏性猝死的主要机制是左心室肥厚。左心室体积每增加50g/m^2,心脏性猝死的危险性增加45%。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增高与冠心病的所有临床类型均有关,包括心脏性猝死。
每周至少吃一次鱼的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是每月吃不足一次鱼的人的一半。
剧烈的运动有可能触发心脏性猝死和急性心肌梗死,成人11%~17%的心脏骤停发生在剧烈运动过程中或运动后即刻,与发生心室颤动有关。
过度饮酒,尤其醉酒可增加心脏性猝死发生的危险性。
心率增快是心脏性猝死的独立危险因子,其机制尚不明,可能与迷走神经张力的降低有关。
吸烟是心脏性猝死的触发因素之一,因吸烟易于增加血小板黏附,降低心室颤动阈值,升高血压,诱发冠状动脉痉挛,使碳氧血红蛋白积累和肌红蛋白利用受损而降低循环携氧能力,导致尼古丁诱导的儿茶酚胺释放。
生活方式的突然改变,个人与社会因素造成的情绪激动及孤独,以及生活负担过重引起的情绪压抑与心脏性猝死密切相关。
对于部分患者,家族史是重要的危险因素。
如心室内传导阻滞、糖耐量试验异常、肥胖等。
在工业化国家中成人死亡的重要原因为冠心病导致的心脏性猝死(SCD),发生率文献报道为每年0.36~0.28/1000人,但未送医院的猝死未统计在内。因此,人群中心脏性猝死的实际发生率可能更高。在不同年龄、性别及心血管疾病史的人群中,心脏性猝死发生率有很大差别,60~69岁有心脏病病史的男性中心脏性猝死发生率高达每年8/1000人。80%的医院外猝死发生于家中,15%发生于路上或公共场所。近年来由于冠心病发病率持续增高,心脏性猝死发生率亦显著增高,估测我国目前心脏骤停患者每年约为54万。
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厚、高脂血症、心率增快和心率变异度受损者、左室功能受损的男性,肥厚型心肌病、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发育不良、儿茶酚胺的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等人群。
不良生活史,如过度饮酒、吸烟、肥胖、剧烈运动、饱和脂肪酸过多摄入。
有遗传性家族史的单基因疾病,如长QT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
许多患者在发生心脏骤停前有数天或数周,甚至数月的前驱症状,如心绞痛、气急或心悸的加重,易于疲劳等。
长时间的心绞痛或急性心肌梗死的胸痛、急性呼吸困难、突然心悸、持续心动过速或头晕目眩等。
意识完全丧失或伴有短阵抽搐、呼吸断续呈叹息样、昏迷、瞳孔散大。
出现室颤进而到心室停搏或者直接出现心室停搏,机体器官缺血缺氧,最终死亡。
心脏骤停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最终导致脑死亡或永久脑损伤。
主要为长期使用辅助呼吸器导致呼吸道系统的感染。
心脏性猝死属于危急重症,及时发现,立即施行心肺复苏术和尽早除颤。就医时医生会了解患者相关病史,家属和患者朋友应积极配合医生询问病情。
患有高血压病或心脏病等基础病者,一旦出现心前区疼痛、心悸、气急或呼吸困难、头晕目眩等症状或突然出现意识丧失,要及时就医或拨打120急救。
患者可就诊于急诊科、心血管内科。
因为什么来就诊的?
既往有无其他疾病史?(如高血压病、心脏病、高脂血症等)
有无先天性遗传性心脏病史?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
有没有长期饮酒、吸烟、高脂饮食等不良饮食生活习惯?
医生通过触摸颈动脉或股动脉搏动,测量血压,观察呼吸、皮肤颜色及瞳孔变化,以及神经反射等,可以初步判断患者所处的时期。
了解是否出现急性心肌缺血情况。
了解患者肝肾功能、血糖、血小板、血钾、血钠等情况。
了解有无凝血功能障碍,以及D-二聚体情况。
了解酸碱度、电解质、乳酸等情况。
了解心脏结构是否异常。
了解有无感染、气胸、肺水肿等。
冠状动脉造影能明确冠状动脉情况,确定是否发生了心肌梗死。
了解心脏基本情况,如是否出现心肌缺血或者心律失常。
通过分析超声心动图,可以发现心脏结构的异常,评估心脏功能,进而找出潜在的猝死风险。
排查是否存在异常的脑电波。
意识突然丧失,出现昏迷或者短阵抽搐,瞳孔散大。
大动脉(如颈动脉和股动脉)搏动消失,听诊心音的消失。
既往可能存在心脏疾病,在发病前有长时间的心绞痛或急性心肌梗死的胸痛、急性呼吸困难、突然心悸、持续心动过速或头晕目眩等症状。
通过监测血糖可鉴别。
通过问病史和临床查体易鉴别。
指心脏泵血功能的突然停止,偶可自行恢复,但通常会导致死亡,而心脏性猝死是指由于心脏原因所致的突然死亡,心脏性猝死中包含心脏骤停的过程。
对心脏性猝死的处理主要是及时发现,及时识别,及时实施基础心肺复苏、高级复苏以及电除颤。
对心脏骤停或心脏性猝死的处理主要是立即进行心肺复苏(CPR)。成功的心肺复苏需要一整套协调的措施,各个环节紧密衔接,即组成5环生存链,包括立即识别心搏骤停并启动急救系统、尽早进行心肺复苏,着重于胸外按压、快速除颤、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综合的心搏骤停后治疗。生存链每个环节的成功依赖于前面环节的效果。
建立静脉通道后,给予肾上腺素静推,可每隔3~5分钟重复。
根据病情情况给药,如血压偏低给予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去甲肾上腺素;心律失常如室速可给予胺碘酮、利多卡因,心动过缓可给予阿托品;酸中毒可给予碳酸氢钠。
大多数存活下来的心脏性猝死患者需要采用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或施行抗心律失常手术,包括室壁瘤切除术及射频消融术。
心脏骤停如能立即予以复苏,心脏性猝死治疗的成功率应高达100%,而继发性心脏骤停预后差,复苏成功率仅约30%。部分患者复苏成功后可能会发生缺血缺氧性脑损伤,遗留长期脑功能受损,处于植物状态。
本病较难治愈,死亡率高,治愈率较低。
本病对寿命有影响,病情危重者会出现死亡。
有其他基础疾病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等易致心脏性猝死者,应定期到专科进行复诊。
心脏性猝死患者应清淡饮食、不酗酒、不吸烟、控制体重。多吃纤维素含量高的食物,增加不饱和脂肪酸食物的摄入量,保持大便通畅。
心脏性猝死患者应密切关注生命体征(如血压、呼吸、心率等),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日常生活管理和对病情的日常监测,家属给予心理支持。
保证规律的休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锻炼,增强体质。
有心脏基础疾病者应定期到医院咨询专科医生进行复诊复查,可定期进行健康体检,积极预防疾病的发生。
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营养均衡,增加维生素类和不饱和脂肪酸食物的摄入量。
保持心情舒畅,培养个人业余爱好,劳逸结合。
建议高危患者的家属应学习相关急救的科学知识,一旦发生院外心脏性猝死可及时施救。
家中常备一些治疗心脏疾病的急救药品如速效救心丸、硝酸甘油等。
监测日常血压,保持血压的稳定。
日常监测末梢血糖,空腹和餐后血糖应达标。
监测血脂的变化,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以及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
监测心率,心率增快是心脏性猝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患者自我病情的检测,一旦出现胸闷、心悸、头晕目眩、心前区的疼痛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心脏性猝死的预防迄今仍是一个现代医学中尚未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在预防中的主要进展是识别高危对象。冠心病尤其是心肌梗死的急性期、康复期及其后的慢性过程中,SCD的危险性较高。在急性心肌梗死的头72小时内,发生SCD的潜在危险可高达15%~20%。在心肌梗死康复期(自第3天起至第8周内)有室速或室颤史者,其SCD的危险性最大,如仅予一般性措施治疗,在6~12个月内的死亡率高达50%~80%,其中50%为猝死。只有积极干预才能改观预后,在18个月内死亡率可降至15%~20%以下。
本病发病急骤,预后极差,发生时患者通常处于院外场所,其家属常为第一目击者。而目前,患者家属对相关疾病和救助知识的掌握水平普遍较差,因此,提高高危患者家属对相关疾病认知水平及救助能力也是预防措施之一。
对高危患者有如下注意事项,增强定期查体和治病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饮食、不酗酒、控制体质量,多吃纤维素含量高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经常测量血压,注意过度疲劳的危险信号,重视发病的前兆症状。对已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等的患者应坚持服药治疗。
[1]陈灏珠,林果为.实用内科学.第14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419-1431.
[2]谭雅文,刘娴,许世梅.心脏性猝死患者的急救与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83):171-178.
[3]高润霖总,刘德培.中华医学百科全书 心血管病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7:370-371.
[4]徐燕燕.精编内科学[M].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