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

伤寒与副伤寒

本词条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中西医结合二科 李鑫审核认证

  • 概述
  • 病因
  • 症状
  • 就医
  • 治疗
  • 预后
  • 饮食
  • 护理
  • 预防
概述

伤寒和副伤寒是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报告的乙类传染病。自从发现伤寒、副伤寒病原体以来,本病不论在临床或病原学方面均有很大进展,总发病率在趋向下降。副伤寒甲、乙的症状与伤寒相似,但一般病情较轻、病程较短、病死率较低。副伤寒丙的症状较为不同,可表现为轻型伤寒,急性胃肠炎或脓毒血症。伤寒和副伤寒可因水源和食物被污染发生爆发流行,本病分布我国各地,常年散发,以夏秋季最多,发病以儿童、青壮年较多。

就诊科室
感染科、消化内科、急诊科
是否医保
英文名称
Typhoid and Paratyphoid
疾病别称
肠热症
是否常见
是否遗传
并发疾病
肠出血、肠穿孔、支气管炎或支气管肺炎、心肌炎、肝炎
治疗周期
短期持续治疗
临床症状

持续发热、攻瑰疹、表情淡漠、相对缓脉

好发人群
喜欢生食或半生食海产品的群体、生活于疫情高发区、与带菌者和病人密切接触者。
常用药物
氯霉素、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
常用检查
常规检查、细菌学检查、免疫学检查
疾病分类

伤寒

根据发病年龄,人体免疫状态,致病菌的毒力与数量,病程初期不规则应用抗菌药物等因素,伤寒又可分为下列5种类型。

轻型

全身毒血症状轻、病程短,1~2周内痊愈,多见于发病前曾接受伤寒菌苗注射或发病初期,已应用过有效抗菌药物治疗者,在儿童病例中亦可见,由于病情轻,症状不典型,易漏诊或误诊。

暴发型

起病急,毒血症状严重,有畏寒、高热、腹痛、腹泻、中毒性脑病、心肌炎、肝炎、肠麻痹和休克等表现,常有显著皮疹,也可并发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迁延型

起病与典型伤寒相似,由于人体免疫功能低下,发热持续不退,可达45~60天之久,伴有慢性血吸虫病的伤寒患者常属此型。

小儿伤寒

一般年龄越大,临床表现越似于成人,年龄越小,症状越不典型。

老年伤寒

体温多不高,症状多不典型,虚弱现象明显,易并发支气管肺炎与心功能不全,常有持续的肠功能紊乱和记忆力减退,病程迁延,恢复不易,病死率较高。

副伤寒

副伤寒甲、乙

副伤寒甲分布比较局限,副伤寒乙呈全球性分布。我国成人的副伤寒以副伤寒甲为主,儿童以副伤寒乙较常见。副伤寒甲、乙起病缓慢,但骤起者亦不少见。患者先有急性胃肠炎症状如腹痛、呕吐、腹泻等,约2~3天后症状减轻,继而体温升高,伤寒样症状出现。副伤寒甲复发率比较高,肠出血、肠穿孔等并发症少见,病死率较低。

副伤寒丙

副伤寒丙临床症状复杂,常见有伤寒型、急性胃肠炎型和脓毒血症型3种类型,以脓毒血症型多见。患者起病急,出现寒战,体温迅速上升,热型不规则,热程为1~3周,肠出血、肠穿孔少见。

病因

伤寒与副伤寒的致病菌均属沙门菌,不分泌外毒素,依靠内毒素致病。沙门菌经食水进入消化道,再进入血液中引起菌血症,同时在胆道大量繁殖,通过胆汁排泌强烈刺激肠道,使肠道致病。本病好发于喜欢生食或半生食海产品的群体、生活于疫情高发区的人群以及与带菌者和病人密切接触者。

主要病因

伤寒杆菌和副伤寒杆菌感染

伤寒杆菌不分泌外毒素,但当菌体裂解时可产生强烈的内毒素,是致病的主要因素。

诱发因素

营养不良或是过度疲劳,均可致使机体免疫力低下,感染致病菌后易诱发伤寒与副伤寒。

流行病学

伤寒与副伤寒为全球分布,多见于中、低收入水平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达地区主要见于去疫区旅行者。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发病率较高,主要发生于中亚南部、东南亚、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及拉丁美洲等地区。此外,近年来亚洲国家甲型副伤寒的发病比例呈升高趋势,在某些地区可以达到50%,尤以甲型副伤寒为主。在我国伤寒与副伤寒的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但散发病例仍时有发生,偶有小规模地方性流行,甲型副伤寒的比例也呈升高趋势。

传播途径

本病主要经消化道传播。

好发人群
  • 喜欢生食或半生食海鲜及肉类、饮生水的群体。

  • 生活于疫情高发区或到过疫情高发区、与患者有过接触的群体。

症状

伤寒与副伤寒是由沙门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典型病例以持续发热、攻瑰疹、表情淡漠、相对缓脉、肝和脾大和白细胞减少为特征,严重并发症为肠出血和肠穿孔。

典型症状

伤寒

初期

为病程的第一周起病大多缓慢,发热是最早出现的症状,常伴有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咽痛与咳嗽等。病情逐渐加重体温呈阶梯形上升,于5~7天内达39~40℃,发热前可有畏寒而少寒战,退热时出汗不显著。

极期

为病程的第2~3周,常有伤寒的典型表现有助于诊断。

  • 高热持续不退,呈稽留热型,少数呈弛张热型或不规则热型,持续约10~14天。

  • 消化系统症状,食欲不振较前更为明显,舌尖与舌缘的舌质红苔厚腻,即所谓伤寒舌,腹部不适、腹胀,多有便秘,少数则以腹泻为主。由于肠道病变多在回肠末段与回盲部,右下腹可有轻度压痛。

  • 神经系统症状,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成正比,是由于伤寒沙门氏菌内毒素作用中枢神经系统所致。患者精神恍惚、表情淡漠呆滞、反应迟钝、听力减退,重者可有谵妄、昏迷或出现脑膜刺激征(虚性脑膜炎),神经系统症状多随体温下降逐渐恢复。

  • 循环系统症状,常有相对缓脉或有时出现重脉是本病的临床特征之一,但并发中毒性心肌炎时相对缓脉不明显。

  • 病程第6天开始,在左季肋下常可触及脾肿大,质软或伴压痛。少数患者肝脏亦可肿大,质软或伴压痛重者出现黄疸。肝功能有明显异常者提示中毒性肝炎存在。

  • 病程7~13天,部分患者的皮肤出现淡红色小斑丘疹、玫瑰疹,直径约2~4mm,压之退色为数在12个以下,分批出现。主要分布于胸腹,也可见于背部及四肢,在2~4天内消失,水晶形汗疹(或称白痱)多发生于出汗较多者。

缓解期

为病程的第3~4周,人体对伤寒沙门氏菌的抵抗力逐渐增强,体温出现波动,并开始下降,食欲逐渐好转,腹胀逐渐消失,脾肿大开始回缩,但本期内有发生肠出血或肠穿孔的危险,需特别提高警惕。

恢复期

为病程的第4周末,体温开始恢复正常,食欲好转,一般在1个月左右完全恢复健康。

副伤寒

副伤寒甲、乙

副伤寒甲分布比较局限,副伤寒乙呈全球性分布。我国成人的副伤寒以副伤寒甲为主,儿童以副伤寒乙较常见。副伤寒甲、乙起病缓慢,但骤起者亦不少见。患者先有急性胃肠炎症状如腹痛、呕吐、腹泻等,约2~3天后症状减轻,继而体温升高,伤寒样症状出现。发热常于3~4天内达高峰,波动较大,稽留热型少见。热程较短,副伤寒甲平均3周,副伤寒乙2周,毒血症状较轻,但肠道症状则较显著,可出现相对缓脉与肝、脾肿大,与伤寒相同。皮疹常较早出现,稍大、颜色较深,量稍多可遍布全身。副伤寒甲复发率比较高,肠出血、肠穿孔等并发症少见,病死率较低。

副伤寒丙

副伤寒丙临床症状复杂,常见有伤寒型、急性胃肠炎型和脓毒血症型3种类型,以脓毒血症型多见。患者起病急,寒战,体温迅速上升,热型不规则,热程1~3周。出现迁徙性化脓病灶时,病程延长,以肺部、骨骼及关节等部位的局限性化脓灶为常见,肠出血、肠穿孔少见。

其他症状

复发

症状消失后1~3周,临床表现与初次发作相似,血培养阳转。复发的症状较轻,病程较短,与胆囊或网状内皮系统中潜伏的病菌大量繁殖,再度侵入血循环有关。疗程不足或机体抵抗力低下时易见,偶可复发2~3次。

再燃

体温于逐渐下降的过程中又重新升高,5~7天后正常,血培养常阳性,机理与初发相似。

并发症

肠出血

本病为常见并发症,发生率约2.4%~15%,多见于病程第2~3周,可见大便隐血至大量血便。少量出血可无症状或仅有轻度头晕、脉快;大量出血时热度骤降、脉搏细速,体温与脉搏曲线呈交叉现象,并有头晕、面色苍白、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有腹泻者并发肠出血机会较多。病程中随意起床活动,饮食中含固体及纤维渣滓较多、过量饮食、排便时用力过度以及治疗性灌肠等均可为肠出血诱因。

肠穿孔

本病为最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约1.4%~4%,多见于病程第2~3周,常发生于回肠末段,表现为突然右下腹剧痛,伴有恶心、呕吐、冷汗、脉细数、呼吸促、体温与血压下降(休克期),经1~2小时后腹痛及其他症状暂时缓解(平静期)。不久体温又迅速上升并出现腹膜炎征象,表现为腹胀、持续性腹痛、腹壁紧张、广泛压痛及反跳痛,肠鸣音减弱至消失。腹腔内有游离液体,X线检查膈下有游离气体,白细胞数较原先增高伴核左移(腹膜炎期)。有的病例并发肠出血的同时发生肠穿孔。

中毒性心肌炎

本病的发生率3.5%~5%,常见于病程第2~3周伴有严重毒血症者,临床特征为心率加快、心音减弱、心律不齐、期前收缩、舒张期奔马律、血压偏低,心电图显示P-R间期延长、T波改变、S-段偏移等,这些症状、体征,及心电图改变随着病情好转而恢复正常。

中毒性肝炎

本病的发生率约12.8%~60%,常见于病程第1~2周,主要特征为肝肿大,可伴有压痛,少数(0.4%~26.6%)出现轻度黄疸,转氨酸活性轻度升高,絮状反应及浊度试验一般正常。临床容易与病毒性肝炎或阿米巴肝炎相混淆。随着病情好转,肝肿大及肝功能可于2~3周恢复正常,仅个别病例可因深度黄疸并发肝性脑病而危及生命。

溶血性尿毒综合征

本病一般见于病程第1~3周,约半数发生于第1周。主要表现为溶血性贫血和肾功能衰竭,并有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增加,血小板减少及红细胞碎裂现象。

就医

伤寒与副伤寒起病常以全身乏力、发热为主,此时患者就应及时就诊,多数患者往往在出现高热不退、腹胀不适后到急诊科或是消化内科就诊,在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后转到传染科隔离治疗。伤寒与副伤寒通过常规检查、细菌学检查、免疫学检查等确诊,患者要进行病毒感染、钩端螺旋体等疾病相鉴别。

就医指征
  • 出现全身乏力、发热者应及时就医。

  • 出现持续高热不退、腹胀、便秘,且无食欲者应及时就医。

  • 出现精神恍惚、表情淡漠、嗜睡者,应立即在家属陪伴下就医。

  • 已经确诊为伤寒与副伤寒时,需要及时就诊。

就诊科室

伤寒与副伤寒患者常因持续发热及严重的胃肠道症状,就诊于急诊科或消化内科,在排除了其他的器质性疾病后,转到感染科治疗。

医生询问病情
  • 为何来诊?

  • 有什么症状?症状持续多久?

  • 发病前有无食未煮熟的生鱼、生肉、生水?

  • 既往还有何病史?

  • 有无家族史?

  • 有无食物药物过敏史?

需要做的检查

常规检查

血常规

血白细胞大多为(3~4)×10^9/L,伴中性粒细胞减少和嗜酸粒细胞消失,后者随病情的好转逐渐回升,嗜酸粒细胞计数对诊断和评估病情均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尿常规

高热时可有轻度蛋白尿。

便常规

粪便隐血试验阳性。

细菌学检查

  • 血培养:是确诊的依据,病程早期即可阳性,第7~10病日阳性率可达90%,第3周降为30%~50%,第4周时常阴性。

  • 骨髓培养:阳性率较血培养高,尤适合于已用抗菌素药物治疗,血培养阴性者;

  • 粪便培养:从潜伏期起便可获阳性,第3~4周可高达75%,病后6周阳性率迅速下降,3%患者排菌可超过一年。

  • 尿培养:病程后期阳性率可达25%,但应避免粪便污染。

  • 玫瑰疹的刮取物或活检切片:也可获阳性培养。

免疫学检查

肥达氏试验(伤寒血清凝集试验)

检出阳性者对伤寒有辅助诊断价值。检查中所用的抗原有伤寒沙门氏菌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副伤寒甲,乙,丙鞭毛抗原共5种,用凝集法测定病人血清中各种抗体的凝集效价。病程第1周阳性反应不多,一般从第2周开始阳性率逐渐增高,至第4周可达90%,病愈后阳性反应可持续数月之久。

被动血凝试验(PHA)

用伤寒沙门氏菌菌体抗原致敏红细胞,使之与被检血清反应,根据红细胞凝集状况判断有无伤寒特异性抗体存在。

对流免疫电泳(CIE)

本方法可用于血清中可溶性伤寒和副伤寒抗原或抗体的检测,操作简便,便于基层推广,特异性较高,但敏感性较低,发病初期最易测出,故可用于伤寒和副伤寒的早期诊断。

协同凝集试验(COA)

利用金葡菌的葡萄球菌A蛋白(SPA)可与抗体IgG的F段结合的原理,先用伤寒和副伤寒抗体致敏带有SPA的金葡菌,然后与抗原发生反应,本试验的阳性率在81%~92.5%,特异性为94%~98%,一般来说其敏感性高于对流免疫电泳法(CIE),而特异性较对流免疫电泳法(CIE)差。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SA)

ELSA的基本原理是用酶促反应的放大作用,来显示初级免疫学反应,既可检测抗原,也可检测到稀释后尿液中的抗原。

诊断标准

流行病学特点

根据当地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情况,既往病史、有无伤寒患者接触史,以及夏、秋季发病等流行病学资料均有重要的诊断参考价值。

临床症状及体征

持续发热1周以上,伴全身中毒症状,表情淡漠、食欲下降、腹胀,胃肠症状、腹痛、腹泻或便秘,以及相对缓脉、玫瑰疹和肝脾大等体征。如并发肠穿孔或肠出血对诊断更有帮助。

实验室检查

血和骨髓培养阳性有诊断意义,外周血白细胞数减少、淋巴细胞比例相对增加,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肥达试验阳性有辅助诊断意义。

通过以上表现和检查可以确诊。

鉴别诊断

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

二者均有持续发热、全身中毒症状、脾肿大及白细胞不高。但本病起病急,可出现中毒性休克,多有原发病灶,血培养可发现本类致病菌,如大肠杆菌等,而非伤寒杆菌,以此可鉴别。

流行性斑疹伤寒

均有持续高热、中毒症状、皮疹及脾肿大。但本病多见于冬春季,有虱叮咬史,起病急,皮疹出现早数量多,且为出血性。血培养阴性,外斐反应阳性。

钩端螺旋体病

均有持续高热及中毒症状,发病季节均为夏秋季。本病有疫水接触史。有腓肠肌压痛、结膜充血及淋巴结肿大,钩端螺旋体凝溶试验阳性。

急性粟粒性结核

均有持续发热、中毒症状及脾大。本病多有结核患者接触史或结核病史,有盗汗、消瘦及呼吸急促等症状,血沉明显增快,结核菌素试验多强阳性,发病2周后肺部X线片可见血行播散性结核病灶。

布鲁氏菌病

患者有与牛、羊、猪接触史,热型不规则,大量出汗,消化道症状和中毒症状较轻,布鲁氏杆菌凝集试验和血培养可确诊。

病毒性疾病

许多病毒感染可引起持续性发热,白细胞不增高。但中毒症状多不明显,除病毒性肝炎外,脾多不肿大,热程多在2周以内。

治疗

伤寒与副伤寒主要治疗手段为药物治疗,通过口服抗生素来控制伤寒与副伤寒的感染。患者出现肠穿孔、肠出血时,需要及时手术治疗。

治疗周期
伤寒与副伤寒短期持续治疗,我国推荐的服药疗程为2周。
药物治疗

喹诺酮类药物

为首选药物,常用的有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鉴于该类药物在动物试验中可引起未成年动物关节及软组织病变,故在18岁以下儿童或青少年、孕妇以及哺乳期妇女应慎用或禁用。对于慢性带菌者,一般选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口服,疗程为6周。

氯霉素

20世纪80年代以前,氯霉素是治疗伤寒和副伤寒的首选药物,但随着沙门菌对氯霉素的耐药率大幅增加,以及药物潜在的骨髓抑制毒性,目前在多数国家已停用。

头孢菌素类

第三代头孢菌素也是目前治疗伤寒和副伤寒的一线药物,有临床研究显示,除对氟喹诺酮类耐药感染者以外,其对伤寒和副伤寒的疗效并不优于氟喹诺酮类;加之其价格相对较贵,一般不作首选,临床常用药物有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和头孢噻肟等。

阿奇霉素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逐步有研究证实阿奇霉素治疗伤寒的疗效,与喹诺酮类及第三代头孢菌素相当(治愈率81%~100%),且对氟喹诺酮类耐药者仍然有效,其机制可能与药物在细胞内的浓度较高(胞内浓度是血液浓度的50倍以上)有关。

其他

对耐药菌株引起的伤寒和副伤寒尚可选用以下药物联合或单药治疗,如阿米卡星、萘替米星、依替米星、替加环素、复方新诺明,以及利福平等。腹泻患者忌用复方苯乙哌啶、盐酸洛哌丁胺(易蒙停)等收敛剂。

手术治疗
  • 肠出血禁食、静卧、注射止血剂;大出血者输新鲜血,注意水、电解质平衡,必要时手术治疗。

  • 肠穿孔及早确诊,及早处理,及时手术治疗。

物理治疗

高热者宜用物理降温,慎用解热镇痛药,禁用阿司匹林、消炎痛等对胃肠道有明显刺激的退热药,以免增加肠出血、肠穿孔的风险。

预后

1%~4%的伤寒与副伤寒感染者可以转变为慢性无症状带菌者,多以胆囊带菌,粪便可持续排毒数月、数年,甚至终身,尤以40岁以上女性以及慢性胆囊炎、胆石症或泌尿系统疾病,如肾盂肾炎、膀胱炎等患者多见。

能否治愈

伤寒与副伤寒的患者若是治疗得当可以治愈,但是部分患者的胆囊内仍可有细菌潜伏,可再次致病。

能活多久

伤寒与副伤寒治疗得当的患者,不会对寿命有影响。

后遗症

1%~4%的伤寒与副伤寒感染者,可以转变为慢性无症状带菌者,多以胆囊带菌,粪便可持续排毒数月、数年,甚至终身,此种患者可再复发。

复诊

伤寒与副伤寒患者出院后的第一个月应遵医嘱复查,养成每年一次全身体检的习惯。

饮食

伤寒与副伤寒患者治疗期间内需单独隔离,患者的饮食安排由医护完成。隔离期间患者选食高热量、高营养、低渣或无渣饮食,少糖且低脂肪,避免诱发肠出血及肠穿孔。出院后应加强营养,仍要选择易消化的优质蛋白质饮食,保证每餐食热量与营养供给足够,适当补充维生素,忌食油腻与辛辣、刺激食物。

饮食调理
  • 住院隔离治疗期间,患者饮食为高热量、高营养、低渣或无渣、少糖,且低脂肪。

  • 出院后仍要选择易消化的清淡饮食,避免对肠道的过分刺激。

  • 忌食油腻及辛辣、刺激食物。

  • 出院后宜多食新鲜的水果、蔬菜,适当补充维生素。

护理

伤寒与副伤寒患者需住院隔离治疗,住院期间的护理由医护完成。住院隔离期间,患者需卧床休息,注意保持床单洁净,且定期更换体位,避免压疮。多饮水,保持皮肤和口腔黏膜水分充足。如有发热,以物理降温为主,出院后宜适当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加强营养补充。

日常护理
  • 患者卧床休息注意皮肤及口腔护理,定期更换体位。

  • 患者宜选择高热量、高营养、低渣或无渣饮食。

  • 出院后注意加强日常锻炼,增强免疫力,但要避免剧烈运动。

病情监测
  • 隔离,临床症状消失后连续2次粪便培养阴性方可解除隔离。

  • 服用以上药物可能会出现耐药及其他不良反应,如肝肾功损伤,如自觉无缓解或服药后身体不适,应及时就医。

  • 建议每年行一次全身体检。

心理护理

患者由于各种不适可能会产生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反应,患者应在医护的帮助下积极学习本病相关知识,了解本病为何需要隔离以及本病的预后。医护人员可在精神上予以患者真诚的安慰和支持。

特殊注意事项

便秘患者宜予开塞露或生理盐水低压灌肠,禁用口服导泻药物,避免刺激肠道引发并发症。

预防

伤寒与副伤寒为传染病,故预防从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方面入手。已发病患者应隔离治疗,医护做好防护。患者的分泌及排泄物单独消毒处理,平日不饮生水,不食生肉、生海鲜,生活在高发区的人群或医护可接种疫苗。

早期筛查

伤寒与副伤寒尚无直接筛查手段,生活在高发区的群体或医务工作者均应保持至少每年一次全身体检,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预防措施
  • 避免接触伤寒与副伤寒患者。

  • 做好水源管理、饮食管理、粪便管理,避免饮用生水,避免进食未煮熟的肉类食品,进食水果前应洗净或削皮。

  • 易感人群应进行预防接种,伤寒、副伤寒甲、乙三联菌苗。

参考文献

[1]王晓丽,贾若苹,高雯,王宇卓主编.重点传染病防治技术[M].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08:161.

[2]魏孔福主编.常见急性传染病防控指导手册[M].甘肃民族出版社,2017.11:29.

[3]周庭银,倪语星,陈敏,倪武,苏建荣主编.胃肠道感染实验诊断与临床诊治[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05:248.

[4]李广明主编. 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与综合治疗学[M]. 2018.331.

相关问答
伤寒与副伤寒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伤寒与副伤寒主要治疗手段为药物治疗,通过口服抗生素来控制伤寒与副伤寒的感染。患者出现肠穿孔、肠出血时,需要及时手术治疗。 一、药物治疗 1、喹诺酮类药物:为首选药物,常用的有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鉴于该类药物在动物试验中可引起未成年动物关节及软组织病变,故在18岁以下儿童或青少年、孕妇以及哺乳期妇女应慎用或禁用。对于慢性带菌者,一般选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口服,疗程为6周。 2、氯霉素:20世纪80年代以前,氯霉素是治疗伤寒和副伤寒的首选药物,但随着沙门菌对氯霉素的耐药率大幅增加,以及药物潜在的骨髓抑制毒性,目前在多数国家已停用。 3、头孢菌素类:第三代头孢菌素也是目前治疗伤寒和副伤寒的一线药物,有临床研究显示,除对氟喹诺酮类耐药感染者以外,其对伤寒和副伤寒的疗效并不优于氟喹诺酮类;加之其价格相对较贵,一般不作首选,临床常用药物有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和头孢噻肟等。 4、阿奇霉素: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逐步有研究证实阿奇霉素治疗伤寒的疗效,与喹诺酮类及第三代头孢菌素相当(治愈率81%~100%),且对氟喹诺酮类耐药者仍然有效,其机制可能与药物在细胞内的浓度较高(胞内浓度是血液浓度的50倍以上)有关。 5、其他:对耐药菌株引起的伤寒和副伤寒尚可选用以下药物联合或单药治疗,如阿米卡星、萘替米星、依替米星、替加环素、复方新诺明,以及利福平等。腹泻患者忌用复方苯乙哌啶、盐酸洛哌丁胺(易蒙停)等收敛剂。 二、手术治疗 1、肠出血禁食、静卧、注射止血剂;大出血者输新鲜血,注意水、电解质平衡,必要时手术治疗。 2、肠穿孔及早确诊,及早处理,及时手术治疗。 三、物理治疗 高热者宜用物理降温,慎用解热镇痛药,禁用阿司匹林、消炎痛等对胃肠道有明显刺激的退热药,以免增加肠出血、肠穿孔的风险。
伤寒与副伤寒的类型有哪几种
1、伤寒:根据发病年龄,人体免疫状态,致病菌的毒力与数量,病程初期不规则应用抗菌药物等因素,伤寒又可分为下列5种类型。 (1)轻型:全身毒血症状轻、病程短,1~2周内痊愈,多见于发病前曾接受伤寒菌苗注射或发病初期,已应用过有效抗菌药物治疗者,在儿童病例中亦可见,由于病情轻,症状不典型,易漏诊或误诊。 (2)暴发型:起病急,毒血症状严重,有畏寒、高热、腹痛、腹泻、中毒性脑病、心肌炎、肝炎、肠麻痹和休克等表现,常有显著皮疹,也可并发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3)迁延型:起病与典型伤寒相似,由于人体免疫功能低下,发热持续不退,可达45~60天之久,伴有慢性血吸虫病的伤寒患者常属此型。 (4)小儿伤寒:一般年龄越大,临床表现越似于成人,年龄越小,症状越不典型。 (5)老年伤寒:体温多不高,症状多不典型,虚弱现象明显,易并发支气管肺炎与心功能不全,常有持续的肠功能紊乱和记忆力减退,病程迁延,恢复不易,病死率较高。 2、副伤寒: (1)副伤寒甲、乙:副伤寒甲分布比较局限,副伤寒乙呈全球性分布。我国成人的副伤寒以副伤寒甲为主,儿童以副伤寒乙较常见。副伤寒甲、乙起病缓慢,但骤起者亦不少见。患者先有急性胃肠炎症状如腹痛、呕吐、腹泻等,约2~3天后症状减轻,继而体温升高,伤寒样症状出现。副伤寒甲复发率比较高,肠出血、肠穿孔等并发症少见,病死率较低。 (2)副伤寒丙:副伤寒丙临床症状复杂,常见有伤寒型、急性胃肠炎型和脓毒血症型3种类型,以脓毒血症型多见。患者起病急,出现寒战,体温迅速上升,热型不规则,热程为1~3周,肠出血、肠穿孔少见。
伤寒与副伤寒要做什么检查
1、常规检查: (1)血常规:血白细胞大多为(3~4)×10^9/L,伴中性粒细胞减少和嗜酸粒细胞消失,后者随病情的好转逐渐回升,嗜酸粒细胞计数对诊断和评估病情均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2)尿常规:高热时可有轻度蛋白尿。 (3)便常规:粪便隐血试验阳性。 2、细菌学检查: (1)血培养:是确诊的依据,病程早期即可阳性,第7~10病日阳性率可达90%,第3周降为30%~50%,第4周时常阴性。 (2)骨髓培养:阳性率较血培养高,尤适合于已用抗菌素药物治疗,血培养阴性者; (3)粪便培养:从潜伏期起便可获阳性,第3~4周可高达75%,病后6周阳性率迅速下降,3%患者排菌可超过一年。 (4)尿培养:病程后期阳性率可达25%,但应避免粪便污染。 (5)玫瑰疹的刮取物或活检切片:也可获阳性培养。 3、免疫学检查: (1)肥达氏试验(伤寒血清凝集试验):检出阳性者对伤寒有辅助诊断价值。检查中所用的抗原有伤寒沙门氏菌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副伤寒甲,乙,丙鞭毛抗原共5种,用凝集法测定病人血清中各种抗体的凝集效价。病程第1周阳性反应不多,一般从第2周开始阳性率逐渐增高,至第4周可达90%,病愈后阳性反应可持续数月之久。 (2)被动血凝试验(PHA):用伤寒沙门氏菌菌体抗原致敏红细胞,使之与被检血清反应,根据红细胞凝集状况判断有无伤寒特异性抗体存在。 (3)对流免疫电泳(CIE):本方法可用于血清中可溶性伤寒和副伤寒抗原或抗体的检测,操作简便,便于基层推广,特异性较高,但敏感性较低,发病初期最易测出,故可用于伤寒和副伤寒的早期诊断。 (4)协同凝集试验(COA):利用金葡菌的葡萄球菌A蛋白(SPA)可与抗体IgG的F段结合的原理,先用伤寒和副伤寒抗体致敏带有SPA的金葡菌,然后与抗原发生反应,本试验的阳性率在81%~92.5%,特异性为94%~98%,一般来说其敏感性高于对流免疫电泳法(CIE),而特异性较对流免疫电泳法(CIE)差。 (5)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SA):ELSA的基本原理是用酶促反应的放大作用,来显示初级免疫学反应,既可检测抗原,也可检测到稀释后尿液中的抗原。
伤寒与副伤寒会有哪些症状表现
伤寒与副伤寒是由沙门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典型病例以持续发热、攻瑰疹、表情淡漠、相对缓脉、肝和脾大和白细胞减少为特征,严重并发症为肠出血和肠穿孔。 一、典型症状 1、伤寒: (1)初期:为病程的第一周起病大多缓慢,发热是最早出现的症状,常伴有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咽痛与咳嗽等。病情逐渐加重体温呈阶梯形上升,于5~7天内达39~40℃,发热前可有畏寒而少寒战,退热时出汗不显著。 (2)极期:为病程的第2~3周,常有伤寒的典型表现有助于诊断。 (1)高热持续不退,呈稽留热型,少数呈弛张热型或不规则热型,持续约10~14天。 (2)消化系统症状,食欲不振较前更为明显,舌尖与舌缘的舌质红苔厚腻,即所谓伤寒舌,腹部不适、腹胀,多有便秘,少数则以腹泻为主。由于肠道病变多在回肠末段与回盲部,右下腹可有轻度压痛。 (3)神经系统症状,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成正比,是由于伤寒沙门氏菌内毒素作用中枢神经系统所致。患者精神恍惚、表情淡漠呆滞、反应迟钝、听力减退,重者可有谵妄、昏迷或出现脑膜刺激征(虚性脑膜炎),神经系统症状多随体温下降逐渐恢复。 (4)循环系统症状,常有相对缓脉或有时出现重脉是本病的临床特征之一,但并发中毒性心肌炎时相对缓脉不明显。 (5)病程第6天开始,在左季肋下常可触及脾肿大,质软或伴压痛。少数患者肝脏亦可肿大,质软或伴压痛重者出现黄疸。肝功能有明显异常者提示中毒性肝炎存在。 (6)病程7~13天,部分患者的皮肤出现淡红色小斑丘疹、玫瑰疹,直径约2~4mm,压之退色为数在12个以下,分批出现。主要分布于胸腹,也可见于背部及四肢,在2~4天内消失,水晶形汗疹(或称白痱)多发生于出汗较多者。 (3)缓解期:为病程的第3~4周,人体对伤寒沙门氏菌的抵抗力逐渐增强,体温出现波动,并开始下降,食欲逐渐好转,腹胀逐渐消失,脾肿大开始回缩,但本期内有发生肠出血或肠穿孔的危险,需特别提高警惕。 (4)恢复期:为病程的第4周末,体温开始恢复正常,食欲好转,一般在1个月左右完全恢复健康。 2、副伤寒: (1)副伤寒甲、乙:副伤寒甲分布比较局限,副伤寒乙呈全球性分布。我国成人的副伤寒以副伤寒甲为主,儿童以副伤寒乙较常见。副伤寒甲、乙起病缓慢,但骤起者亦不少见。患者先有急性胃肠炎症状如腹痛、呕吐、腹泻等,约2~3天后症状减轻,继而体温升高,伤寒样症状出现。发热常于3~4天内达高峰,波动较大,稽留热型少见。热程较短,副伤寒甲平均3周,副伤寒乙2周,毒血症状较轻,但肠道症状则较显著,可出现相对缓脉与肝、脾肿大,与伤寒相同。皮疹常较早出现,稍大、颜色较深,量稍多可遍布全身。副伤寒甲复发率比较高,肠出血、肠穿孔等并发症少见,病死率较低。 (2)副伤寒丙:副伤寒丙临床症状复杂,常见有伤寒型、急性胃肠炎型和脓毒血症型3种类型,以脓毒血症型多见。患者起病急,寒战,体温迅速上升,热型不规则,热程1~3周。出现迁徙性化脓病灶时,病程延长,以肺部、骨骼及关节等部位的局限性化脓灶为常见,肠出血、肠穿孔少见。 二、其他症状 1、复发:症状消失后1~3周,临床表现与初次发作相似,血培养阳转。复发的症状较轻,病程较短,与胆囊或网状内皮系统中潜伏的病菌大量繁殖,再度侵入血循环有关。疗程不足或机体抵抗力低下时易见,偶可复发2~3次。 2、再燃:体温于逐渐下降的过程中又重新升高,5~7天后正常,血培养常阳性,机理与初发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