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

干性湿疹

本词条由北京市垂杨柳医院皮肤科 刘军连审核认证

  • 概述
  • 病因
  • 症状
  • 就医
  • 治疗
  • 预后
  • 饮食
  • 护理
  • 预防
概述

干性湿疹一种常见的皮肤科疾病,主要是由于皮肤水分减少、干燥等因素因引起的。主要表现为皮肤干燥、龟裂、脱屑,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主要见于四肢。干性湿疹主要好发于老年人及鱼鳞病病人,主要通过药物治疗,易复发。干性湿疹患者在平时生活中也应多加注意,建议在空气过于干燥时,使用加湿器增加空气湿度,洗澡时间不要过长,尽量不要穿着化纤或是羊毛等材质的衣物,也应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避免压力过大、过于紧张等。

就诊科室
皮肤科
是否医保
英文名称
xerotic eczcma
疾病别称
裂纹性湿疹、乏脂性湿疹
是否常见
是否遗传
并发疾病
治疗周期
短期治疗2~4周
临床症状

皮肤干燥、龟裂、脱屑

好发人群
老年人、鱼鳞屑病人
常用药物
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
常用检查
过敏原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
病因

干性湿疹主要与皮肤水分减少、干燥、皮脂腺分泌功能下降、年龄增加有关,皮肤老化、洗浴次数过多、洗浴水温过高、过度使用碱性肥皂也可促进本病的发生。

主要病因

皮肤水分减少、干燥

皮肤水分减少,易造成干燥、龟裂,可导致本病的发生。

皮脂腺分泌功能下降

皮肤油脂分泌减少,易导致皮肤干燥,可发生本病。

年龄因素

随着年纪的增大,皮肤逐渐老化,容易干燥,可促进湿疹发生。

诱发因素

皮肤老化

老化的皮肤水分含量下降,皮脂腺功能降低,可促进干性湿疹的发生。

洗浴次数过多、洗浴水温过高

如经常泡温泉、蒸桑拿或过于频繁的洗热水澡等会损伤皮脂腺分泌功能,可促进本病的发生。

过度使用碱性肥皂

会导致皮肤容易干燥,损伤皮肤,促进干性湿疹的发生。

刺激

经常穿着或接触羊毛、化纤等材质的衣物可诱法干性湿疹。

内分泌代谢改变

女性在怀孕以及月经不规律时内分泌代谢可出现,诱发该病。

疾病因素

如患者患有寄生虫病、扁桃体炎等也可导致该病。

血液循环障碍

若患者出现下肢静脉曲张等血液循环障碍疾病可诱发干性湿疹。

流行病学

干性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科疾病,发病率高,好发于老年人及鱼鳞屑病人,男女均可发病,男性多于女性,好发于冬季。

好发人群

老年人

老年人皮肤老化,身体含水量减少,皮脂腺功能下降,易发生本病。

鱼鳞屑患者

鱼鳞屑患者皮肤干燥,皮脂腺分泌功能不良,容易发生干性湿疹。

症状

干性湿疹主要变现为皮肤干燥、龟裂、脱屑,部分患者可伴有皮肤瘙痒,皮肤龟裂严重的患者可出现皮肤渗血、疼痛。

典型症状

皮肤干燥、龟裂、脱屑

主要好发于四肢尤其是小腿前侧,皮肤干燥,出现裂纹,伴有少量鳞屑,严重患者可出现大量鳞屑。

其他症状

瘙痒

部分患者皮损部位可出现瘙痒。

疼痛、渗血

龟裂严重的患者可出现渗血、疼痛。

就医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控制干性湿疹,改善症状极其重要,尤其对于高危人群老年人、鱼鳞屑患者人群等,出现四肢干燥、龟裂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就医指征
  • 无论是不是高危人群,一旦体检中出现四肢干燥、龟裂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 在体检或其他情况下发现四肢龟裂、干燥,高度怀疑干性湿疹时,应及时就医。

  • 已经确诊干性湿疹的患者,若出现皮肤瘙痒、渗血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就诊科室

大部分干性湿疹患者优先考虑去皮肤科就诊。

医生询问病情
  • 症状出现多久了?

  • 以前是否也有类似情况?(如皮肤干燥、龟裂、脱屑)

  • 是否进行过治疗?

  • 有没有其他疾病?

  • 洗澡的频率是多久一次?洗澡后有没有加重?

需要做的检查

组织病理学检查

取少量病变部位组织,于显微镜下观察有无病变。

变异原检查

皮肤瘙痒患者考虑过敏导致的可行变异原检查,变异原检查无异常发现。

诊断标准

根据以下临床症状和检查结果有助于确诊:

  • 患者出现四肢皮肤干燥、龟裂、脱屑症状。

  • 结合变异原检查呈现阴性及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皮肤表皮龟裂、细胞脱落等情况可确诊。

鉴别诊断

变异性接触性皮炎

主要变现为皮疹、皮肤发红,以及瘙痒症状严重,主要发生于接触过敏原的部位,变异原检查可发现导致过敏物质。

瘙痒症

好发于老年人,发作部位不固定,每天可发生在任何时间身体的任何部位,一般无皮肤干燥、龟裂、脱屑症状。

钱币状湿疹

该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通常患者四肢以及躯干可出现融合的水泡、丘疹、斑块样皮损,随着疾病的发展患者皮损部位还可出现渗液,有较为明显的瘙痒感,一般不难鉴别。

神经性皮炎

患者主要可出现肥厚性损害和皮纹加深的“皮革化”改变,与干性湿疹皮损表现不同。

疥疮

是由疥螨寄生在人体皮肤处导致的传染性皮肤病。一般做皮肤标本可观察到疥螨以及虫卵即可与干性湿疹相鉴别。

治疗

干性湿疹主要通过药物治疗缓解症状,减少发作次数,积极祛除病因,减少诱发接触诱发因素,一般治疗2~4周可治愈。

治疗周期
干性湿疹一般治疗2~4周可好转。
药物治疗

润肤膏

适用于局部皮肤干燥的患者,润肤膏可缓解皮肤干燥症状。

糖皮质激素

适用于皮肤瘙痒的患者,用于缓解瘙痒。

抗组胺药物

适用于瘙痒症状严重的患者。

预后

干性湿疹治疗后预后效果良好,大多数患者预后不留瘢痕,少数症状严重的患者预后可出现瘢痕,再次接触诱发因素,可导致复发。

能否治愈

干性湿疹一般可以完全治愈。

能活多久

干性湿疹经过积极处理一般不影响寿命。

复诊

干性湿疹患者再次接触诱发因素可出现复发,出现四肢干燥、龟裂、脱屑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复诊需携带病历资料及检查报告单,医生可能会做体格检查。

饮食

干性湿疹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助于减轻病情进展,缓解疾病症状,合理、均衡的分配各种营养物质的摄入,合理的控制食物热量,合理的餐次分配,禁食油腻、辛辣食物。

饮食调理
  • 宜吃新鲜水果、蔬菜,比如西红柿、苦瓜、苹果、香蕉等,能够调理身体,还要多饮水,有利于提高免疫力。

  • 忌吃辛辣食物、油腻、刺激性食物,比如辣椒、炸鸡、海鲜等,少吃高热量食物,避免加重病情。

护理

干性湿疹患者注意患病皮肤的清洁,不抓、挠患病皮肤皮肤,以免加重病情,保持心情愉快,缓解压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有利于病情的减轻。

日常护理
  • 避免洗澡水温过高、使用强碱性肥皂,以及过度清洁、揉搓皮肤,洗后建议涂抹润肤剂,避免皮肤干燥。

  • 充分休息,保障规律的生活作息,不吸烟、饮酒、熬夜。

  •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保持皮肤清洁,不抓挠患处皮肤,同时加强营养,提高机体免疫力。

  • 在室内环境较为干燥时,建议使用加湿器,增强空气湿度。

  • 避免穿着羊毛以及化纤材质的衣物,最好选择纯棉类材质较为柔软的衣物。

病情监测

干性湿疹患者应注意观察皮肤颜色、面积、脱屑情况以及用药后的反应,出现不良反应及时就医。

心理护理

干性湿疹患者保持心情愉快,避免情绪激动,学会缓解压力。

特殊注意事项

发病期间注意个人卫生,保持患处皮肤清洁,避免过度抓挠皮肤。按照医嘱定时、定量服用药物,出现病变部位增大、渗血、疼痛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复诊,调整治疗方案。

预防

干性湿疹主要与皮肤水分减少、干燥、皮脂腺分泌功能下降有关,应减少洗浴次数,降低洗浴水温,避免使用过度使用碱性肥皂,可预防干性湿疹的发生。

早期筛查

病理学检查可以确诊是否为干性湿疹,老年人及鱼鳞屑患者应半年定期筛查一次。

预防措施
  • 学会缓解压力,保持心情愉悦。

  • 规律的生活作息,不熬夜、饮酒、吸烟,同时适量运动,补充维生素,加强营养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 避免日晒,出门做好防晒工作。

  • 减少洗浴次数,降低洗浴水温,避免使用含有香料,可杀菌抑菌且为碱性的沐浴露。

  • 洗澡之后应选用较为柔软吸水的毛巾,轻轻擦去水分,并适量涂抹润肤剂。

参考文献

[1]王宝玺.中华医学百科全书[M].皮肤病学.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7.
[2]尤黎明,吴英.内科护理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3]丛玉隆.实用检验学:上册[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