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词条由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 于佳慧审核认证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是指房室传导比≥3:1时的一种心电图表现,它代表窦房结发出的激动在房室结内延迟传导,但可下传的状态和完全不能通过房室结下传的状态之间的一个中间阶段。常见的病因是特发性纤维化及传导系统硬化、缺血性心脏病、重症心肌炎等,可能引起很多症状,包括头晕、乏力、晕厥和气短等。主要治疗针对病因治疗以及起搏器治疗,经过有效规范的治疗,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可以治愈,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头晕、乏力、易疲倦、活动后气促、晕厥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病因主要包括继发性因素以及遗传因素,好发于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以及采用抗心律失常治疗的患者、有家族遗传史的患者。
局灶性或弥漫性急性心肌炎性变,如急性风湿性、细菌性和病毒性心肌炎。
急性心肌缺血或坏死性变,如急性心肌梗死。
传导系统或心肌退行性变如原因不明的传导系统纤维化,冠心病、心肌病、急性炎症或损伤性病变后引起的心肌纤维变性。
传导系统功能性病变,如迷走神轻功能亢进、缺氧、电解质素乱(如高钾血症)、药物作用(如洋地黄)等引起的传导功能改变。
损伤性病变,大多为心脏手术引起的传导系统损伤或周围組织水肿,如二尖瓣或主动脉瓣换瓣手术、巨大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法洛四联症根治术等。
遗传因素。
可能由于母亲在妊娠期产生的核糖核蛋白自身抗体,通过胎盘攻击胎儿的心脏组织,导致心脏组织发育不全,从而引起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可能由一个或多个基因突变引起,常见的致病基因包括LMNA,SCN5A等。
此病目前暂无较为权威的流行病学研究。
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如高血压、扩张性心肌病、心肌梗死、心肌炎。
使用丙吡胺、利多卡因、普鲁卡因胺等药物的患者。
采用直流电消融、射频、冷冻消融等方式治疗心律失常的患者。
有家族遗传史的患者。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心室率缓慢时可出现头晕、乏力,易疲倦、活动后气促,严重时甚至出现短暂的意识丧失,其并发症主要为阿-斯综合征。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在参加体力活动时,会出现气短、胸闷、憋气、胸痛,部分患者可出现心悸,严重的患者会出现出现急性心肌梗死等症状,甚至出现心力衰竭、休克等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大脑供血不足难以正常工作,会出现头晕、眼前发黑、反应迟钝、神志模糊,严重者可发展为晕厥及意识丧失等。
严重时患者可表现为晕厥、抽搐和青紫,迅速恢复自主心律的患者,发作可立即终止,神志也立即恢复,否则可导致死亡。
普通人群出现头晕、乏力,易疲倦、活动后气促时,应及时就诊,进行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电生理检查,以便明确诊断,注意与心房扑动等相鉴别。
当患者体检时心电图发现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
普通人群出现头晕、乏力,易疲倦、活动后气促,甚至出现短暂的意识丧失、晕厥、抽搐和青紫,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心血管内科就诊。
若患者出现其他严重不适反应或并发症,如晕厥、意识丧失等,可到急诊科就诊。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头晕、乏力、易疲倦、活动后气促等)
头晕什么时间发作?频率如何?
是否有以下症状?(如短暂的意识丧失、晕厥、抽搐、青紫)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目前在服用何种药物?是否在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可以检测出患者是否出现2次或2次以上的p波激动不能下传到心室时或者存在以下情况,即窦性心律失房室下传比例大于2:1;房性心动过速是房室下传比例大于4:1;房扑时房室下传比例大于5:1则考虑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电生理检查能够排除干扰或隐匿所致的生理性阻滞。
连续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P波不能下传到心室时并同时存在以下情况的则考虑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心房率<135次/min;排除干扰或隐匿所致的生理性阻滞;逸搏频率≤45次/min或<2:1传导频率;除外2:1交替文氏。
心房扑动房室率高达300次/min,如出现4:1传导不能认为是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此时心室率为75次/min,正是所期望的正常的生理要求而绝非病理改变。所以只有在房率<135次/min时这个定义才适用。
交界性或室性异位心律的频率较快,亦可干扰房性激动的下传,因此只有当异位心律≤45次时,有合适下传的条件而房性激动连续未搏下传才能认为是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治疗原则必须结合临床表现,基础病因和阻滞的发展情况,针对病因治疗以及考虑是否有起搏治疗的适应证,伴有明显症状或血流动力学障碍的患者应给与起搏治疗,患者一般治疗周期3~7天。
病因治疗很重要,在去除病因后可能恢复,如解除迷走神经过高张力、停用有关药物(洋地黄)、纠正电解质失调(高钾血症),急性心肌梗死,在急性心肌缺血改善后,传导阻滞就可能恢复。心肌炎急性期治疗及时,传导阻滞也可能恢复。
药物治疗常常用于因可逆性或急性原因所致心脏传导异常的临时处理。
预防或治疗房室传导阻滞引起的阿-斯综合征发作,但需注意的是过量不仅可明显増快房率而使房室阻滞加重,而且还能导致严重的室性异位心律,在急性缺血性心脏病发生时应避免使用该类药物。
可阻断迷走神经对心脏传导系统的抑制、逆转胆碱能介导的心率下降,从而治疗症状性心动过缓。
碳酸氢钠或乳酸钠有改善心肌细胞应激性、促进传导系统心肌细胞对拟交感神经药物反应的作用,尤其适用于高钾血症或伴有酸中毒时。
人工心脏起搏器治疗,如发生在急性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或心脏手术损伤时,均有用临时起搏器治疗的指征。持续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伴有心、脑供血不足症状、活动量受限,心功能异常或有过阿-斯综合征发作者,均应考虑采用埋藏式起搏器植入治疗。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经过有效规范的治疗,可以治愈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患者出院后第1个月、第3个月需要进行复诊。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可以治愈。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经过有效规范的治疗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出院后第1个月、第3个月各随访一次,以后每隔半年或1年随访一次,至起搏器预期寿命时加强随访。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在饮食上宜多食用含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忌辛辣刺激、油腻食物,以便维持良好的身体状态。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在日常中要注意个人情绪的管理,监测自己的血压和心率,注意永久性起搏器相关事项以及电池寿命情况。
了解各类药物的作用、剂量、用法、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并遵医嘱正确服用。
患者应保持情绪舒畅,避免焦虑而加重病情。
监测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血压和心率,注意有无晕厥发作史。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置入永久性起搏器后要避免左侧卧位,因左侧卧位常感心脏搏动而加重,日常需要检查起搏器程序,在电池耗尽前需要到医院进行重新植入。
有高度房室传导阻滞遗传史的人群需要定期体检,平时需要注意健康饮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治疗原发病,都可以避免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
有高度房室传导阻滞遗传史的人群需要每年进行心电图筛查,以便及早发现心脏疾病。
平时注意健康饮食,积极治疗原发病,如高血压、糖尿病。
注意良好的生活规律避免熬夜,注意天气变化,预防感冒。
[1]葛均波,徐永健,王辰著.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201-203.
[2]杨震坤,关敬树,沈卫峰.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预后中的意义[J].疑难病杂志,2006,5(0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