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

冻伤

本词条由中日友好医院皮肤科 汪晨审核认证

  • 概述
  • 病因
  • 症状
  • 就医
  • 治疗
  • 预后
  • 饮食
  • 护理
  • 预防
概述

冻伤即冷损伤,是在极度寒冷的环境中,身体浅部的软组织凝冻,局部缺少血液供给而发生红斑,以致坏疽性损伤。冻伤的轻重程度与低温强度及作用时间、空气湿度和风速等密切相关。手足、耳鼻部及面颊部是最常发生的部位。慢性疾病、营养不良、饥饿、疲劳、年老、神志不清、痴呆、醉酒、休克和创伤等是冻伤的易患因素。冻伤可根据暴露于零点温度以上或以下,分为非冻结性冻伤或称冻结性冻伤,还可根据症状严重程度分为3度。

就诊科室
皮肤科、急诊科
是否医保
英文名称
frostbite
是否常见
是否遗传
并发疾病
感染、肢体功能障碍
治疗周期
一般在一周至数月
临床症状

瘙痒、疼痛、水疱、皮肤坏死、皮下组织坏死

好发人群
户外工作者、末梢循环差者、体质虚弱者
常用药物
冻伤膏、肝素、罂粟碱
常用检查
体格检查、测量体温、心电图、B超、病理检查
疾病分类

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可分为3度。

Ⅰ度冻伤

又称为红斑性冻伤,为皮肤浅层冻伤,愈后不留疤痕。

Ⅱ度冻伤

较Ⅰ度症状重,又称为大疱性冻伤,为皮肤浅层和部分深层冻伤,愈后局部由新生上皮组织代替。

Ⅲ度冻伤

又称为坏疽性冻伤,可出现肢体坏死,皮肤全层和皮下组织的冻伤,愈后留有明显的瘢痕,重者可影响功能。

Ⅳ度冻伤

皮肤全层、皮下组织、肌肉,甚至骨骼都被冻伤,愈后往往形成伤残和功能障碍。

根据临床特点可分为非冻结性冻伤或称冻结性冻伤。

冻结性冻伤

于极低的气温,或长时间暴露于0℃以下低温而引起组织发生冻结性病理改变,包括局部冻伤和冻僵。

非冻结性损伤

身体的局部或全部长时间处于0~10℃的低温潮湿环境下造成的冻伤,组织不发生冻结性病理改变。常指冻疮、战壕足、浸泡足(手)等。

病因

冻伤发生于极度寒冷的天气,气温往往为-40~-10℃,手指、足趾等血液循环较慢的部位易出现冻伤,衣鞋不暖、鞋袜太紧、长久站立或是有血管硬化病或多汗症,冻伤尤其容易发生。

主要病因

气候性因素

寒冷空气的湿度、冷风的流速以及天气骤变等都可加速身体的散热。

局部性因素

如鞋袜过紧、长时间站立在寒冷环境中或浸在冷水中均可使局部血液循环发生障碍,导致冻伤。

全身性因素

如疲劳、虚弱、紧张、饥饿、失血及创伤等均可减弱人体对外界温度变化调节和适应能力,使局部热量减少导致冻伤。

时间因素

长时间在自然或人工寒冷环境中作业,保护措施不当,或由于意外长时间暴露在此种环境中。

诱发因素

饥饿

饥饿时能量摄入不足,产能较少,身体热量快速流失,更易诱发或是加重冻伤。

创伤

身体受到创伤时消耗能量较平时增加,对外界的寒冷刺激会更加敏感,更易引起冻伤。

长期吸烟

烟草中的尼古丁等物质会对血管造成影响,导致血管变窄,影响血液循环,当受到寒冷刺激时更易加重寒冷刺激。

精神压力大

长时间精神压力比较大,会影响神经释放激素,可影响手部等部位的血液循环,加重冻伤。

流行病学

冻伤多发生在寒冷的冬季,好发于极寒地区。血液循环差及体质虚弱人群发病率较高,冻伤常发生在手指、足趾等血液循环较慢的部位。

好发人群

户外工作者

低温下长时间暴露在室外,尤其是长时间站立不动的工作者更易冻伤。

末梢循环差者

身体末梢血运不良,肢体末端易冻伤。

体质虚弱者

体质虚弱者较正常人御寒能力差。

症状

冻伤根据症状严重程度进行分级,多数人有瘙痒、疼痛、水疱,严重者会有皮肤及皮下组织坏死,也会出现低血压、休克等症状,有些患者会合并感染以及肢体功能障碍。

典型症状

局部冻伤

多发生于身体暴露部位,如足、手、耳和颜面等,以足部多见,占冻伤的半数以上。分为三期。

反应前期

冻伤后至复温融化前的阶段,可有受冻部位冰凉、苍白、坚硬、感觉麻木或丧失。

反应期

包括复温融化和融化后的阶段。冻伤的损伤范围和程度随复温后逐渐明显,临床可表现为:

  • I度冻伤受损在表皮层受冻部位皮肤红肿充血,自觉热、痒、灼痛,症状在数日后消失,愈后除有表皮脱落外,不留瘢痕。

  • Ⅱ度冻伤伤及真皮浅层,除红肿外,伴水疱,泡内可为血性液深部可出现水肿,剧痛,皮肤感觉迟钝。

  • Ⅲ度冻伤伤及皮肤全层出现黑色或紫褐色,痛温觉丧失,伤后不易愈合,除遗有瘢痕外,可有长期感觉过敏或疼痛。

  • Ⅳ度冻伤累及皮肤、皮下组织、肌肉甚至骨头,可出现坏死,感觉丧失,愈后可有癜痕形成。

反应后期

I度、Ⅱ度冻伤愈合后和Ⅲ度、Ⅳ度冻伤坏死组织脱落后肉芽创面形成的阶段。此期可出现冻伤皮肤局部发冷,感觉减退或敏感;遇寒冷皮肤可出现苍白或青紫;痛觉敏感,肢体不能持重等。

冻僵

神经系统

体温在34℃时可出现健忘症,低于32℃时触觉、痛觉丧失,而后意识丧失,瞳孔扩大或缩小。

呼吸系统

呼吸中枢受抑制,呼吸变浅、变慢,29℃时呼吸比正常次数减少50%,呼吸抑制后进一步加重缺氧、酸中毒及循环衰竭。

肾脏功能

单纯的寒冷刺激可引起利尿,低体温抑制肾脏血流。体温27℃时,肾血流量减少一半以上,随后排出大量低渗尿液,称“冷利尿”。

冻疮

湿冷因素引起的非冻结性冷损伤,常反复发病,好发于指、手背、趾、足跟、耳廓。局部出现红斑、弥漫性水肿及结节,常伴感觉异常、灼痒、胀痛,有时出现水疱。水疱破溃后形成表浅溃疡,渗出浆液,并可感染化脓或结痂。

其他症状

低血压

在寒冷状态下,患者心脏收缩力减弱,会出现低血压。

休克

对于严重冻伤患者可因寒冷造成血管收缩,导致机体有效循环血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从而导致休克。

并发症

感染

水疱破溃,皮肤及皮下组织坏死、破溃时易出现感染。

肢体功能障碍

严重冻伤时皮肤及皮下组织坏死,肌腱、骨膜、骨骼及神经皆可被毁,可导致肢体功能障碍。

就医

一般轻度冻伤可自愈,而严重冻伤可危及生命,出现冻伤的患者需要及时就医,进行体格检查、测量体温以及做心电图、B超、病理检查,根据患者的冻伤分级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此外,需注意鉴别多形红斑、结节性红斑等疾病。

就医指征

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 冻伤皮肤表面出现感染时,应及时就医。

  • 复温1小时后症状并无明显好转甚至出现加重的情况。

  • 严重冻伤出现肢体坏死、休克的情况。

就诊科室
  • 患者接触过寒冷环境后皮肤颜色改变,或出现皮肤上有水疱等症状时,可优先考虑到皮肤科就诊。

  • 若患者合并心脏疾病,出现休克症状可以联合心内科、急诊科进行治疗。

医生询问病情
  •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瘙痒、疼痛、水疱、皮肤坏死等)

  • 症状大概持续多长时间了?

  • 寒冷环境大概接触了多久?

  • 有采取过什么措施缓解症状吗?

  • 之前有过这种情况出现吗?

需要做的检查

体格检查

通过视诊观察皮肤颜色、水疱大小、冻伤面积,了解有无皮肤及肢体坏死。通过触诊了解皮肤有无感觉异常,肢体有无活动障碍。

测量体温

若体温低于35℃,结合病史一般可确诊。

心电图检查

有助于排除患者是否合并心脏疾病。

B超检查

通过B超观察肢体血管有无坏死。

病理检查

通过对冻伤部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可明确诊断。

诊断标准

根据受冻、受湿冷史、保暖情况、局部组织或全身低温的症状及体征即可诊断冻伤。此外,还可根据接触冰点温度的上下以及持续时间来判断非冻结、冻结的类型及程度。

鉴别诊断

多形红斑

主要表现为虹彩状红斑,中间紫红,边缘淡红,无淤血,损害为多形性,好发于手背、指缘等处,急性发病多见于春秋季节,但是患者没有接触寒冷环境的病史,而冻伤一般患者有接触寒冷环境的病史,据此可以进行鉴别。

结节性红斑

要表现为炎症,疼痛明显,无水疱、溃疡,好发于小腿伸侧,与季节无关。而冻伤可出现皮肤青紫、水肿,可出现水疱或是大疱,据此可进行鉴别。

治疗

冻伤的基本治疗是迅速复温及恢复血液循环,根据患者所在环境,立即对患者进行复温治疗是关键,对于严重患者,给予对症治疗。

治疗周期
冻伤具体治疗时间根据患者自身情况而定,一般是一周至数月。
一般治疗

复温

患者一旦脱离冷的环境,则需要快速的水浴复温,水温度应在40℃,用雪擦拭冻僵的肢体、过高水温、干热或缓慢复温都是禁忌,被冻组织容易坏死。无条件时可用衣服覆盖,用暖手或人的体温使患部温度逐渐升高,不要摩擦患处,以免损伤组织。

药物治疗

肝素

对严重冻伤患者要立即给予肝素,连续应用7~10天可以防止血栓及坏疽发生。如果用肝素注射液作静脉注射,血凝时间最好保持在30~60分钟之间,连续治疗7~10天,对于凝血功能障碍或活动性出血患者慎用。

罂粟碱

可使血管痉挛减轻,有助于血液循环。对于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帕金森患者禁用,出现肝功能不全时立即停用。

冻伤膏

对于轻症患者,复温后可涂抹冻伤膏,避免接触皮肤表面水疱和破溃。

手术治疗

若Ⅱ~Ⅲ度冻伤时可用清洁的消毒敷料,但不要包扎太紧。严重的患者有时须输入血浆、水解蛋白或输血,抗生素可以预防感染,有坏疽时要进行外科处理,必要时作截肢术。

预后

对于轻度冻伤患者,经过及时正规的治疗,一般可痊愈;若重症患者未得到及时处理,有可能导致肢体坏死、截肢,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建议患者经过治疗后一月内复诊。

能否治愈

轻度患者预后良好,重度患者可能会有肢体坏死以及截肢。

能活多久

患者进行规范治疗,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后遗症

若患者重症冻伤未及时治疗,可能因肢体坏死、截肢而导致残疾。

复诊

患者经过治疗后一月内复诊,观察皮肤表面恢复程度以及有无肢体功能障碍。

饮食
饮食调理

冻伤与饮食相关性较弱,因此无特殊饮食宜忌,均衡膳食,可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以加强营养,促进机体恢复。

护理

冻伤患者的护理主要涉及复温护理、创面护理等,旨为促进患者体温逐渐恢复正常,使创面逐步愈合,缓解疼痛,预防或及时发现并发症。

日常护理
  • 用温水复温时,浸泡至肢端转红润,皮温至36℃左右为宜。如无复温条件,可将伤肢放在救护者怀中复温,切忌用火烤、雪搓或拍打。

  • 冻僵患者应迅速送入暖室复温,或用热水袋、热水壶放置在患者躯体周围复温。急救和复温过程中须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注意有无休克发生。

  • 冻伤创面需保持清洁干燥,加强保暖。

  • 在复温过程中及复温后,冻伤肢体会出现剧烈的疼痛,应及时告知医生,遵医嘱口服或肌注镇痛剂等,避免自行使用镇痛药物。

病情监测

定期复查皮肤及肢体恢复情况,检查皮肤颜色、温度、触觉以及肢体活动有无障碍等。

心理护理

家属应给予患者安慰和劝导,让患者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当患者因冻伤致残时,应注意沟通技巧,避免无意中伤害患者自尊心。引导患者正确对待伤残,树立生活信心。患者因病情危重而恐惧绝望时,应及时稳定患者情绪,做好安全看护。

预防

冻伤的预防最重要在于保暖,平时注意自我防护,普通人群要尽量避免长时间在寒冷的户外,注意增加衣物保暖,多进行体育活动,增强身体素质,提高御寒能力。对于长时间室外工作者等易感人群,注意多测量体温,观察并询问有无寒冷。

预防措施
  • 注意经常锻炼身体,特别是抗寒锻炼,用冷水洗脸洗手,以提高皮肤对寒冷的适应力。

  • 冬季注意保暖,保护好易冻部位,如手、足、耳等处,要注意戴好手套、穿厚袜、棉鞋等。鞋袜潮湿后,要及时更换。

  • 不要用含碱性太大的肥皂洗脸、洗手,以免刺激皮肤。洗后可适当擦一些润肤脂类护肤品。

  • 患慢性疾病者,如贫血、营养不良等,要增加营养、保证机体足够的热量供应,增强抵抗力。

  • 寒冷环境工作时要适当运动,避免长时间静止不动。

  • 一旦发生冻伤,首先要脱离危险环境,积极采取复温措施,避免冻伤进一步加重。

参考文献

[1]沈洪,刘中民.急诊与灾难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163-165.

[2]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编.中华医学百科全书-临床医学-急诊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212-214.

[3]王佳.外科护理与疼痛管理[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51-53.

[4]方洪元,邢卫斌,张秉新.实用皮肤性病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244-245.

[5]王宝玺.中华医学百科全书:皮肤病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7.

[6]张学军,涂平.皮肤性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