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登录
    极速咨询

    肠扭转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浏览 25808
    病情描述:

    肠扭转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张震
    张震主任医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擅长: 胃肠肿瘤相关疾病的发病机理及治疗研究,如胃癌、结直肠癌、胃间质瘤、恶性淋巴瘤、腺癌、平滑肌肉瘤、胃腺瘤、胃肉瘤,尤其擅长腹腔镜在胃肠疾病中的应用。

    已帮助920903

    向TA提问
    肠扭转确诊后应按肠梗阻治疗原则积极进行胃肠减压、补液和使用有效抗生素,同时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或低血容量。
    一、一般治疗
    1、禁食水:急性期禁食禁水,可通过静脉输液的方法补充人体所需营养。
    2、胃肠减压:因肠扭转发生肠梗阻者,需通过胃肠减压治疗,将胃管插入胃中吸出胃内容物。
    3、输液:患者可通过适当输注生理盐水、氯化钾溶液等方式纠正电解质紊乱,如酸碱失衡严重,还可适当输入碳酸氢钠溶液,同时需要通过静脉输脂肪乳等营养液提供身体所需。
    4、物理降温:部分患者可出现发烧情况,此时可用酒精擦拭、冷敷等方法退热。部分高烧不退者,也可服用退热药物治疗。
    二、保守治疗
    对年老体弱不宜接受手术无绞窄的扭转也可以试行颠簸疗法和推拿疗法,使小肠回位解除扭转。但治疗24小时后,当发现症状体征不减轻反而加重时,应及时手术探查。
    1、纤维结肠镜检复位:患者膝胸卧位,将乙状结肠镜由肛门插至扭转处此时对黏膜应仔细地检查。排除肠壁坏死的情况后,可将一根滑润的胃管或直肠管,小心地通过扭转处进入扩张的乙状结肠闭袢内,使大量的气体和肠内容物顺利地排出,使膨胀大的肠管排空。排空气体和内容物后,扭转可能自行复位。
    2、灌肠疗法:对乙状结肠扭转的患者,可试用温热高渗盐水或肥皂水500ml缓慢灌入直肠和乙状结肠,通过水压促使乙状结肠复位为了达到安全地处理急症的目的,灌肠压力不可过高,不可重复使用,以免扭转肠管发生坏死穿孔。
    三、药物治疗
    1、抗感染药物:肠扭转时间较长时,容易使细菌或其毒素侵入腹腔,因此需早期使用抗生素防治感染,注意患者的腹部体征变化,肛门排气、排便情况。
    2、止痛药:腹痛难忍或影响睡眠时可适当应用止痛药,但因止痛药可能掩盖病情,因此必须在医生指导下应用。
    四、手术治疗
    1、小肠扭转手术治疗:
    (1)小肠扭转复位术:复位前先行减压,复位后应仔细观察血液循环情况。一方面可避免膨胀的肠袢在复位时发生破裂,另一方面可以减少肠内容物中毒素吸收,复位时将扭转的肠袢按其相反方向回转复位。
    (2)肠切除吻合术:明确有坏死肠段应切除,希望保留较长的小肠,如有疑问应24小时后再次观察。确定肠袢已坏死,应先阻断已坏死肠管的血管,再行复位切除以阻止肠腔内毒性物质吸收。肠切除术后所留小肠过短时将会出现短肠综合征。如患者情况尚好,可做一期肠切除吻合。
    2、乙状结肠扭转手术治疗:
    (1)对复杂的乙状结肠扭转合并有腹膜炎、肠坏死、休克者。
    (2)非手术疗法无效,病程超过48小时,有肠坏死趋势者。
    (3)手术复位后再次复发,或非手术治疗复位后,由于乙状结肠冗长,为了防止复发施行根治性乙状结肠切除术。
    3、盲肠扭转手术治疗:
    (1)盲肠扭转复位加盲肠固定术:适用于无肠坏死的患者,盲肠扭转复位后,应将盲肠与侧腹壁缝合固定,亦可切开后腹膜形成瓣状,缝合于盲肠和升结肠前,形成一腹膜后囊袋,但复发率较高。
    (2)扭转复位、盲肠内插管造口:适用于无肠坏死者、高龄者和一般情况差者。盲肠扭转复位后,可在盲肠处切一小口,插入蕈状导尿管,从右下腹引出。盲肠内插管引流,不仅可让肠管术后减压,而且让造口部位盲肠壁与腹膜形成粘连,达到固定盲肠的目的,以防复发。术后2周可拔除导尿管,造口处自行愈合。
    (3)右半结肠切除、回肠末段横结肠吻合:如果患者一般情况较好,扭转肠襻无坏死,可行右半结肠切除、回肠末段横结肠吻合的根治性治疗方法。病人术后痛苦少,护理简单,吻合口可一期愈合,且复发少。此术有一定的危险性,术中应仔细操作,保护肠管血运通畅。
    (4)坏死肠管切除、近端回肠造瘘、远端横结肠关闭:适用于病情严重、有穿孔或弥漫性腹膜炎者,3~6个月后再行肠吻合术继续治疗。
    免费图文问诊
    由AI大模型提供预诊服务
    进入咨询免费
    普外科医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