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
分享:
"湿热体质体形稍有肥胖或者偏胖,身体感觉沉重,重着感,走路经常乏力,经常会觉得活动后要出汗,并且汗出比较黏腻,汗出不爽。湿热根据不同的位置,它所引起的症状不一样,比如湿热犯于皮...
曲健│大庆市中医医院
2023/11/08 收听(40774)
湿热体质,它的主要表现是形体肥胖、面垢油光、头皮发油、大腹便便、胃腹部饱胀感、不思饮食、身体困重,特别是小腿发沉发酸,整个人感觉没有精神,提不起精神来;在小便方面,它表现为小便...
冯志文│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
2023/10/09 收听(22952)
阴虚和湿热是不同概念,两者表现不一样,具体内容如下: 一、阴虚 指体内阴液不足,主要的症状是一系列的干燥表现,比如眼干、口干、舌干、皮肤发干。阴虚...
霍则军│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2023/10/11 播放(74982)
女性湿热体质的表现多种多样,具体如下: 1、头部:头部有湿热,易长包、易分泌油脂、易脱发等; 2、中焦:湿热在中焦,在脾、胃可能出现腹胀、消化不良...
霍则军│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2023/11/14 播放(70732)
"女性湿热有很多表现,比如经常面部油光光,这是湿热熏蒸,并且口中有异味,吃东西、吃甜的会出现大便粘腻不爽,马桶冲不净,这是湿热下注所导致的脾胃湿热。或者口苦咽干,总要发脾气,胁...
曲健│大庆市中医医院
2023/05/17 收听(86556)
湿热为中医特有名词,日常生活中较多人会出现湿热症状,湿热体质的表现症状及调理方法具体如下: 1、表现症状:身体感受到湿热之邪会表现出多的症状,如皮肤较油腻,头...
孙连庆│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23/08/14 播放(99522)
"湿热体质是湿邪和热邪相互纠缠、缠绵,共同造成的病理变化。具有湿邪的症状,同时具有热邪的症状。湿气重浊、湿性趋下、热燥伤阴,所以有肢体乏力、倦怠、困倦、没有精神,甚至会导致记忆...
曲健│大庆市中医医院
2023/06/15 收听(61618)
"湿热体质是表现以体型肥胖、面垢油光、胸满痞闷、不思饮食、身体困重、小便黄有异味、大便粘滞、病后缠绵难愈、易发生痤疮、湿疹、生殖系统方面炎症的这一类的疾病的一种体质状态。符合以...
冯志文│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
2023/05/25 收听(41826)
"湿热体质的形成与遗传和环境因素、饮食因素、精神因素、缺乏运动等,有着一定联系,具体如下:一、遗传和环境因素:有的人父母都是湿热体质,患者也生活在湿热的环境当中,受遗传和环境的...
陈常云│日照市中医医院
2023/06/13 收听(59792)
"湿热体质的成因主要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先天因素,也就是父母遗传。比如父母长期饮酒、吸烟,饮食喜欢吃肥腻制品,加上平时熬夜、劳累这些因素,他所生下来的小孩绝大部分也是属于湿热体...
冯志文│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
2023/08/15 收听(14044)
"现在湿热体质非常多见,几乎在各种体质类型中占的比例最多。引起湿热体质的原因,饮食方面主要是经常饮酒,经常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吃油腻食物比较多,而吃的蔬菜类比较少;生活方式方面...
郭富彬│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
2023/09/25 收听(12742)
湿热体质的人群治疗如下: 1、在精神上要注意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因为湿热体质的人群往往性情比较急躁,平和的心态有助于调整体质; 2、湿热体质的人群...
周黎│武汉市中医医院
2023/08/04 播放(66740)
湿热体质一般通过清理脾胃湿热、清理肝胆湿热或者清理下焦湿热把湿热从体内排出。如果脾胃湿热,一般口中黏腻、身形肥胖并且大便比较黏腻、便不爽,用水冲粪便的时候粪便容易挂在便池,这表...
曲健│大庆市中医医院
2023/09/05 收听(73034)
"湿热体质主要危害表现在:第一是躯体方面,长期湿热体质的人容易患痤疮、皮肤湿疹等皮肤疾病。另外,男性可以引发前列腺炎,女性引发盆腔炎、宫颈炎等生殖系统疾病。第二是心理方面,湿热...
冯志文│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
2023/01/26 收听(17284)
"湿热体质要看它的严重程度,对于较轻的湿热体质,预后是良好的。可以通过自我锻炼,达到自我的体内阴阳的平衡。如果说湿热体质时间较长,临床表现比较严重,此时的这一类人群的预后是较差...
冯志文│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
2023/09/15 收听(91280)
我们在临床上看到很多湿热体质,是因为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太好了,整天吃一些煎炸食品,或者是乳制品,还有辛辣制品比较多,再就是肥腻的东西吃得比较多,所以湿热体质是很多的。如果一旦诊...
张迎春│湖北省妇幼保健院
2023/04/23 收听(22532)
由于现在人生活水平提高,每天摄入过多的煎、炸、辛辣、肥腻的食品,导致湿热体质人群增加。一旦诊断出属于湿热体质,就应该从各方面进行调理,调理方法包括:注意养成清淡饮食的习惯...
张迎春│湖北省妇幼保健院
2023/07/26 播放(98606)
"湿热的一般表现为肢体沉重,发热多在午后明显,并不因为出汗而减轻,舌苔黄腻、脉数。湿热的治疗一般要分为湿重还是热重,湿重要化湿为主,可选用六一散或三仁汤、平胃散;热重以清热为主...
李得民│中日友好医院
2023/11/01 收听(53452)
湿热体质人群,在饮食上一定要注意减少摄入过多生湿增热的食物,如麻辣、厚味的食物都是生湿增热的主要来源。有时候吃的东西并不麻辣,也不味重,但是还会生湿热,是因为个人体质原因...
刘薇│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2023/02/26 播放(74214)
"湿热体质最好是给予饮食,运动、药物综合调理。饮食调理可多在饮食物中加入清热利湿的食物,如冬瓜、红小豆、薏苡仁、绿豆、苦瓜等,禁止食用的食物主要有热象较明显的羊肉、葱、蒜、狗肉...
黎艳│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
2023/03/25 收听(26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