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登录
    极速咨询

    应激相关障碍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浏览 7499
    病情描述:

    应激相关障碍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肖水源
    肖水源主任医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擅长: 抑郁症、焦虑症、睡眠障碍、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失眠、躁狂症、强迫症、社交恐惧症、幽闭恐惧症、创伤后应激障碍等精神心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已帮助199202

    向TA提问
    应激相关障碍患者的治疗周期较长,通常以心理治疗为主,并联合药物对症治疗,并且尽量减少环境因素对患者的干扰。
    一、药物治疗
    1、抗抑郁药物:若患者有明显的抑郁症状,需给予抗抑郁药物治疗,如氟西汀、舍曲林、文拉法辛等。但使用文拉法辛时应注意高血压和其他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反应。
    2、抗焦虑药物:若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症状,需给予抗焦虑药物治疗,如阿普唑仑、地西泮等。有焦虑障碍的患者一般对药物的不良反应更加敏感,因此用药时考虑从低剂量开始。
    3、抗精神病药物:如患者出现明显的妄想、幻觉、行为紊乱等症状,可给予奥氮平等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二、手术治疗
    该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三、心理治疗
    1、急性应激障碍:急性应激障碍首选心理治疗。心理治疗首选认知行为治疗(CBT),可采取小组会谈,公开讨论内心感受,宣泄情绪,互相支持安慰。
    2、创伤后应激障碍:对于创伤后应激障碍初期,主要采用危机干预的原则和技术,侧重提供支持,帮助患者提高心理应对技能,表达和宣泄相关的情感。及时治疗对良好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慢性和迟发性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心理治疗中,除了特殊的心理治疗技术外,为患者争取最大的社会和心理支持是非常重要的。家属和同事的理解,可以为患者获得最大的心理空间。
    3、适应障碍:治疗重点以心理治疗为主,心理治疗主要是解决患者的心理应对方式和情绪发世的途径问题。治疗首先要评定者症状的性质与严重程度,了解诱因、患者人格特点、应对方式等因素在发病中的相对作用,应注意应激源对患者的意义,主要采取个别指导、家庭治疗和社会支持等方式。支持性心理疗法、短程动力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等都可酌情连用。无论采用哪种心理治疗方法,治疗中都要抓住三个环节:消除或减少应激源,包括改变对应激事件的态度和认识,提高患者的应对能力;消除或缓解症状。
    免费图文问诊
    由AI大模型提供预诊服务
    进入咨询免费
    精神科医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