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酚待因片(Ⅰ)和(Ⅱ)的区别
2023-03-23 16:04:48收听:87335
手机浏览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氨酚待因片(Ⅰ)和(Ⅱ)的区别
语音内容
氨酚待因片是对乙酰氨基酚和磷酸可待因组成的复方制剂,氨酚待因(Ⅰ)和(Ⅱ)的区别主要在于其成分的组成含量不同,氨酚待因片(Ⅰ)的对乙酰氨基酚含量为500mg,磷酸可待因的含量为8.4mg,而氨酚待因片(Ⅱ)中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为300mg,磷酸可待因的含量为15mg,其成分对乙酰氨基酚为外周性的镇痛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阻断痛觉神经末梢的冲动而产生镇痛作用。磷酸可待因属于中枢性的弱阿片类镇痛药,其镇痛作用约为吗啡的1/10,镇咳作用较强,约为吗啡的1/4,但相对于吗啡,它的呼吸抑制作用弱,成瘾性较低,这两个药合用具有协同镇痛的作用,还有一定的解热和镇咳作用。
两药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从外周和中枢两个方面发挥镇痛的效果,都主要用于中等强度的镇痛治疗,适用于各种手术后疼痛、骨折、中等癌症疼痛、骨关节疼痛、牙痛、头痛、神经痛、全身痛、软组织损伤及痛经等的治疗,其常见不良反应有头晕、出汗、恶心、嗜睡等,一般停药后可自行消失,该药的依赖性比吗啡低,但反复应用也能够产生耐受性,长久应用可能会导致成瘾,另外,也可能出现较弱的呼吸抑制。
两药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从外周和中枢两个方面发挥镇痛的效果,都主要用于中等强度的镇痛治疗,适用于各种手术后疼痛、骨折、中等癌症疼痛、骨关节疼痛、牙痛、头痛、神经痛、全身痛、软组织损伤及痛经等的治疗,其常见不良反应有头晕、出汗、恶心、嗜睡等,一般停药后可自行消失,该药的依赖性比吗啡低,但反复应用也能够产生耐受性,长久应用可能会导致成瘾,另外,也可能出现较弱的呼吸抑制。
免费图文问诊
由AI大模型提供预诊服务进入咨询免费
药剂科医生推荐
预约挂号
在线问诊
赵祖安主任医师临床心理科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三甲
明天有号
去挂号
已成功预约467人
¥80
擅长:抑郁症、焦虑症、恐惧症、强迫症、疑病症、躯体化障碍、双相情感障碍、失眠、神经衰弱、偏执型、青春型、紧张型单纯型、未定型及其他型或待分类的精神障碍等精神疾病。
方亚明主任医师精神科
深圳市精神卫生中心
三甲
明天有号
去挂号
已成功预约30人
¥47
擅长:抑郁症、社交障碍、物质依赖、异食癖、心境障碍、睡行证、双相情感、逆行性遗忘、被害妄想症、急性应激反应、多动症、抽动症、注意力不集中、儿童焦虑症、双向情感障碍、成瘾医学科目、司法鉴定、家庭婚姻问题、性心理、器质性焦虑症、精神障碍、躁狂症、精神分裂症、重度抑郁发作、睡眠行为障碍、嫉妒妄想、轻度人格障碍、惊恐发作、应激相关障碍、艾滋病恐惧症、思维障碍、忧郁、轻躁狂发作、酒精依赖、急性短暂性精神病性障碍、性欲倒错障碍、选择性缄默症、拔毛癖、老年期抑郁障碍、戒毒、网瘾、激素依赖性皮炎、非器质失眠症、失眠、入睡障碍性失眠、顽固性失眠、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老年焦虑,老年抑郁、老年睡眠、老年痴呆。
施永斌主任医师医学心理科
上海市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
三甲
明天有号
去挂号
已成功预约38人
¥10
擅长:抑郁症、焦虑症、心理咨询、失眠症、强迫症、精神分裂症、躁狂症、恐惧症、头晕头痛、幻觉幻听症、神经衰弱、失眠多梦、精神障碍、青少年抑郁症、青少年心理问题、酒精依赖、网瘾、双相情感障碍、心理障碍、疑病症、植物神经紊乱、癫痫病、情绪障碍心理治疗、心理干预、创伤后应激障碍,多动症,抽动症,自闭症,厌学,学习困难,注意力不集中,儿童情绪障碍,儿童心理障碍等精神心理疾病的诊断与中西医结合个性化治疗。
查看更多药剂科医生
相关推荐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