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
分享:
十全大补丸是中成药,由八珍汤加上黄芪和肉桂组成,主要作用是温补气血,所以对于气血两虚而出现的症状都可以治疗,比如面色萎黄、面色苍白、精神倦怠、神疲乏力、气短、心悸、失眠、...
张前进│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2023/03/17 播放(27657)
"十全大补丸是乙类的非处方药,是中成药,主要由党参、炒白术、茯苓、炙甘草等等多味中草药制成。功效的主要是温补气血,所以中医常用来治疗气血两虚、面色苍白、气短心悸,还有头晕自汗、...
贺飞│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2023/09/14 收听(84856)
"十全大补丸是由十味中药组成的气血双补的药物,具有温补气血的功效,可以用于气血两虚的患者。此药主要包括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炙黄芪、肉桂,这十味中...
陈頔│北京医院
2023/08/06 收听(49552)
"十全大补丸具有温补气血的功效,用于气血两虚、面色苍白、气短心悸、头晕自汗,以及体倦乏力、四肢不温、月经量过多的患者,主要成分有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当归、川芎、白芍、熟地...
徐仙彬│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
2023/07/27 收听(71010)
十全大补丸是复方组成的中成药,主要作用就是温补气血,用于治疗虚证,实证不用是禁忌,包括表证、实热证、湿热、痰湿、气滞血瘀、阴虚火旺等。 1、表证:所谓表证,就...
张前进│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2023/03/22 播放(45532)
十全大补丸的功效与作用如下: 1、温补气血,主要用于面色萎黄、倦怠食少、头晕目眩、疲倦气短、心悸怔忡、自汗盗汗、四肢不温及妇女崩漏、月经不调、疮口久不愈合患者...
荣立新│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2023/01/15 播放(99234)
十全大补丸是一个口服的中成药,此药有温补气血的作用,适合的人群是有气血两虚症状的人群,比如面色惨白、面色苍白、心悸气短、头晕自汗、身体倦怠、四肢乏力等等,有以上症状的人群...
贺飞│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2023/08/15 播放(27979)
"六味地黄丸是治疗肾阴虚的处方,用了三个药物,即熟地、山萸肉和山药,可以补肾阴、补肝阴、补脾。另外,也用了三个清泻的药物,里面有丹皮、茯苓、泽泻,防止滋腻过度。六味地黄不是补肾...
杜琳│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2023/08/19 收听(11340)
六味地黄丸是治疗肾阴虚,主要的功效是滋阴补肾,临床中对于阴虚所导致盗汗、男性遗精、骨蒸潮热、腰腿酸软、头晕耳鸣等,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六味地黄丸在日常生活中还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张天鹏│鸡西市人民医院
2023/04/19 收听(37942)
"黄芪主要是针对阳虚、气不足之类体质的中药,黄芪的作用是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疮生肌,适合阳虚、气不足,比如多汗,无论是自汗,还是盗汗,平时乏力、倦怠、湿气较重,因为...
曲健│大庆市中医医院
2023/07/22 收听(78244)
"阴虚和阳虚是中医的理论中阴阳学说的部分,其根本在于阴虚和阳虚是指不同的疾病和症状。像阳一般统管整个身体的运动,而阴则包括精、津、液等等基础成分。如果阳虚会出现周身乏力、没有精...
张天鹏│鸡西市人民医院
2023/11/04 收听(83808)
阴虚、阳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具体如下: 1、阴虚:阴有濡养和滋润的功能,阴虚是身体的阴液不足,会出现口干、眼干、舌干、鼻干等各种干燥的表现。另外因为人体阴阳相...
霍则军│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2023/07/09 播放(62200)
阴阳是人体的互根互用的两大元素,阴阳相合才能正常的保证生命活动,阴和阳如果偏离会导致疾病。比如阳虚时会怕冷,尤其是肾阳虚,阴阳根源于肾,阳虚辨证除了阴阳之外,还有五脏的区...
冯淬灵│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2023/03/20 播放(62014)
阴虚是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精、血、津液等阴液的亏虚亏耗,导致阴不制阳,阳相对偏亢的病理状态,临床上导致虚热证的形成,中医称为阴虚则热。临床上可以见到低热、手足心热、...
高剑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2023/01/03 播放(56970)
阴虚是精液亏损,而阳虚是阳气亏损。阴虚的患者常见有潮热盗汗、心烦气躁等,阳虚的患者通常怕冷畏寒、浑身乏力。如果能确定自己是阴虚还是阳虚就很方便,阴虚可以多吃滋阴的食物,如百合、...
李明│南京鼓楼医院
2023/05/17 收听(41956)
肾阳虚是指阳气不足导致身体虚弱,主要表现为怕冷的症状。肾阳虚的临床表现有神疲乏力、精神不振、活力低下、易疲劳、畏寒怕冷、四肢发凉、身体发沉、腰膝酸痛、腰背冷痛、性功能减退、阳痿...
马希贵│淮安市妇幼保健院
2023/08/24 收听(97176)
"阴虚是指机体的阴液不足导致的一些临床表现,一般多因久病伤阴或者是汗、吐、下失血导致阴液不足,或者是先天不足、肾阴亏虚。主要的临床表现,根据不同的脏腑有不同的特征,总体会有五心...
冯淬灵│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2023/04/22 收听(80894)
"阴阳学说贯穿在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用来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指导临床用药诊断和治疗。阳主热,阴主寒,凡是向外的、上升的、温热的都属于阳,凡是向内的、下降的、...
梁保丽│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2023/03/14 收听(52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