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
分享:
中医治疗感冒按辨证来。外感时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不同,还有暑湿感冒,此为其分型。具体分析如下: 1、风寒感冒:是寒邪入侵,治疗用温散的药宣肺表、散解表,起到发汗...
刘薇│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2023/05/23 播放(33540)
感冒是感受风邪或者时行病毒引起的肺卫功能失调,出现鼻塞、流涕、打喷嚏、头疼、恶寒发热、全身不舒服的一种外感疾病。它的主要病机是外邪影响肺卫功能失调,造成胃表不和、肺失宣肃...
姜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
2023/08/19 播放(58680)
"中医治疗感冒一般是采取辨证论治的方法进行治疗,常根据以下类型进行治疗:1、风寒感冒:通常要用荆防败毒饮加减,或者是感冒清热颗粒、感冒疏风胶囊、感冒软胶囊这些具有疏散风寒、解表...
樊茂蓉│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2023/02/15 收听(23820)
感冒属于俗称,医学诊断称之为上呼吸道感染,感冒属于百病之源。若治疗不及时,可能诱发细菌感染,导致咽炎、鼻炎、中耳炎、支气管炎、肺炎,甚至病毒性心肌炎、肾炎、风湿性关节炎等...
向毅│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
2023/09/04 播放(88026)
感冒的中医分型较多,根据病因不同,分型也不同。比如风寒感冒由于受到风寒而引起;风热感冒,由于风热而引起。特别现在的季节既是热又夹有暑时,所以存在暑湿感冒,根据患者体质不同...
赵淑芹│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2023/05/05 播放(51652)
感冒中医辨证要分以下几种情况:一、风寒感冒,病人表现为鼻塞、流清涕、头痛、骨节疼痛或者发热、怕风、怕冷等。根据体质和有汗、无汗的不同,处方亦有不同。体格壮实、皮肤粗糙的人多无汗...
王涛│雄安宣武医院
2023/05/14 收听(97734)
感冒本身便是中医的病名,当人体抵抗力下降时,风寒、风热或暑湿之邪侵犯人体,经患者的口鼻或皮毛进入人体,侵犯到肺时所引起的病症称为感冒。不同病因的感冒,症状、治疗方式也不同...
樊茂蓉│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2023/03/14 播放(82424)
中医治疗感冒时的分型,主要需根据外邪侵犯的性质,分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还有夏天多发的暑湿感冒,上述是最常见的感冒类型,秋季时感受风燥引发的咳嗽,其实也可以认为是感冒的一种...
刘薇│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2023/09/03 播放(61358)
西医治感冒,通常予以抗病毒药物治疗。但中医治疗感冒的证型较多,可以夹杂不同的病邪,比如常见有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还有热伤风、寒包火等,另外,风燥病邪侵犯人体时,...
刘薇│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2023/10/11 播放(65950)
"从中医角度可以将感冒分为以下几种:第一种,风寒感冒,也就是着凉所引起的,会有比较明显的畏寒、怕冷并且会有鼻塞、流清鼻涕、咳嗽、咳白痰,发热比较轻。第二种,风热感冒,是热邪在体...
聂志扬│北京医院
2023/03/22 收听(40570)
"中医把感冒分为两大类型,主要有常人感冒和虚人感冒两种。其中两大类型又包括几个证型,常人感冒分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两种,风寒感冒又分为风寒表实证和风寒表虚证两种类型。虚人感冒...
孟庆杰│辽宁省朝阳市中心医院
2023/12/28 收听(52400)
"失眠,多是指夜寐不安,烦躁易怒,疲乏无力等症状。引起失眠的原因有:心脾气血两虚,肝郁化火,痰热内扰,阴虚火旺,心胆气虚等。治疗失眠的方法有:清热泻火除烦;健脾养血安神;滋阴清...
彭艳│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023/12/16 收听(96616)
"完整的感冒分型,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风寒感冒:可以用荆防败毒散加减,辛温解表、宣肺散寒。2、风热感冒:可以用银翘散加减,辛凉解表、宣肺泄热。3、暑湿感冒:可以用新加香薷饮...
樊茂蓉│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2023/03/22 收听(31130)
中医治疗咳嗽主要分为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外感咳嗽由感受外邪引发,治疗外感咳嗽时,以解表治疗咳嗽为主,以风寒咳嗽、风热咳嗽和风燥咳嗽等较多见。内伤咳嗽分为痰湿咳嗽、痰热咳嗽...
刘薇│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2023/01/21 播放(78908)
支气管炎的中医治疗要分型,不是以病为主,要辨证论治。比如以咳嗽为主的支气管炎分为外感和内伤,外感又分为风寒咳嗽、风热咳嗽和风燥咳嗽。风寒咳嗽可以用三拗汤,中成药可以用三拗...
刘薇│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2023/05/24 播放(73314)
结肠炎即部分病人出现大便异常,多见于腹泻,中医治疗会有较好的疗效,现代医学通常将其归结于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腹泻、器质性疾病,具体治疗方法如下: 1、使用参苓...
刘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2023/09/07 播放(89588)
"湿疹如果选用中医治疗,可以用一些传统的中草药像防风、龙蜒草、荆芥、乌梢蛇、全虫、白芷、薄荷、细辛、蛇床子、沉香、金星草,这些药物都具有清血热、除血燥、攻血毒、补内虚、养胃健脾...
于显明│吉林油田总医院
2023/08/08 收听(57196)
"鼻衄是鼻腔出血。鼻衄的治疗,中医也涉及急救治疗。一般中医的急救治疗,可以把鼻腔出血的前面出血的部位捏住,捏住止血5-10分钟,也可以用冷毛巾敷额头、鼻腔等,也可以用中医药进行...
邓邦鱼│苏州市立医院
2023/12/26 收听(74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