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
分享:
湿气在人身上是六淫之邪,六淫有风、寒、暑、湿、燥、火。 湿邪是六淫当中的一种。如果患者的湿气比较重,往往会表现为身体的困重感,还会出现大便黏腻感,因为湿邪的性...
时素华│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2023/05/12 播放(64546)
艾灸是中医外治法的一种,中医外治法包括针刺、艾灸、拔罐、刮痧等。湿气是俗称,一般在专业当中称之为湿。湿或者湿气的产生,大多数情况下是因为脾胃运化功能减弱,不能把水湿代谢出...
张章│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2023/10/25 播放(45662)
艾灸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疗法,其操作是将中药艾叶经过鞣制、晾干、祛除杂质等工序以后制成艾绒,点燃以后熏灸人体穴位,进行治疗的一种方法。湿气在中医理论当中叫做湿邪,湿邪是一种阴性...
张维│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2023/10/20 收听(17862)
艾灸治疗湿气重的患者首选脾胃经穴位,常用穴位包括足三里、阴陵泉穴。而对于长期水气、水肿严重的患者,尤其是下肢水肿较为明显的患者而言,可选择肾经穴位进行艾灸。中医理论中肾主...
张维│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2023/09/11 播放(31928)
祛湿气艾灸的穴位较多,主要存在以下几处: 1、任脉上的穴位:祛湿气做艾灸,可以选择肚脐,如肚脐叫神阙穴,下脘、中脘、上脘,这都属于任脉上的穴位,可以选择这些穴...
孟迎春│山东省立医院
2023/04/23 播放(46059)
"艾灸祛湿气需要多少钱,在中医理论里,湿气是外邪的一种,是一种阴性为主的邪气。特点:第一、位置通常比较靠下,所以湿气出现的症状容易出现在人身体的下部,特别是肚脐以下的部位。第二...
张维│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2023/11/05 收听(15590)
通常祛湿气会选择腹部和腰背部的穴位进行艾灸,中医学中湿气称为湿或湿邪。 大多数情况下是因为脾胃的运化功能失调、脾胃不和,水液、痰就聚集于身体中化为湿。湿溢于肌...
张章│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2023/07/03 播放(27531)
体内有湿通常表现为精神萎靡、疲乏无力、胸闷、食欲不振,还有周身困重、身体发沉、四肢倦怠,再有大便黏腻不爽粘马桶,口黏腻、口甜、舌苔腻。这些情况反复发作,病程较长。艾灸可温...
倪金霞│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2023/09/21 播放(64396)
"湿邪是万恶之邪。湿邪进入人体之后,善于找兄弟拜把子,找到火邪,形成湿热;湿邪找到了风邪,就成了风湿。如果想要把湿邪排出体外,还要把小团伙排出体外,比如清热利湿,祛风除湿等等。...
张天鹏│鸡西市人民医院
2023/08/25 收听(68646)
艾灸可以祛除湿气,湿气在中医上一般称为湿或湿邪。湿来源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外来的湿邪侵入人体,另一个是内生的湿气,通常是脾胃运化能力弱,水液停于身体之内,化而成湿,聚而成痰...
张章│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2023/10/27 播放(77390)
拔罐、艾灸都有一定的祛湿作用。临床上拔罐起到的作用,有部分跟拔罐的位置有相关性。 如脾俞穴,在脾俞穴拔罐有一定的健脾、化湿、行气的作用。脾俞穴位于人体后背部,...
陈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2023/10/20 播放(37634)
祛湿气最好的食疗方法,可以将红豆、薏米、莲子、山药、茯苓等打成粉或者是熬粥喝,都具有较好的祛湿气的效果。湿气中医称之为湿邪,属于外感六淫病邪之一,湿邪可以分为外湿和内湿。...
孙连庆│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23/03/17 播放(34083)
"祛除体内湿气的方法有以下几点:第一点,最有效的就是运动,通过每天45分钟以上的有氧运动,包括游泳、瑜伽、快走、慢跑等,都可以使人体出大量的汗,可以将人体的湿气排出体外,达到健...
张天鹏│鸡西市人民医院
2023/04/29 收听(87122)
"怎么祛湿气?一、日常可以喝薏米红小豆粥,薏米在中药里称“薏苡仁”。《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它可以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久服轻身益气。二...
苏玉凤│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2023/03/02 收听(69472)
湿气分两种,一种是外湿,一种是内湿。具体如下:
1、外湿跟气候有关系,比如经常下雨,然后潮湿,湿气会侵袭肌肉、关节。再有工作在冷库,经常在水上,这些外在条件造成湿...
刘敏│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2023/02/17 播放(57160)
湿气是中医的一个概念,患者有头发油腻、不喜喝水、食欲不振、拉肚子、大便黏腻以及肥胖,男性患者同样也可以出现,以喜爱喝酒的人居多。湿气重的患者可以选择做艾灸来祛除湿气,因为艾灸本...
黎艳│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
2023/09/07 收听(69526)
湿气有内湿和外湿之分,内湿主要是由于脾运失健、水湿内停、痰浊内生,外湿主要与气候、环境有关,祛除湿气可以从饮食和运动及药物等多方面进行调理,主要作用是: 1、...
李淑芳│银川市中医医院
2023/05/27 播放(54792)
熬夜、内分泌失调,比如更年期妇女,绝经以后雌性激素减少等会引起黑眼圈,黑眼圈不是皮肤问题,而是内分泌失调引起黑眼圈。通常以虚为主,比如血虚、气虚、肝肾肝脾不和引起黑眼圈。...
秦敏│广东省第二中医院
2023/01/15 播放(61476)
艾灸有健脾和胃的作用,可以祛除湿气,湿气在中医上称为湿或者湿邪,大多数情况下,是因为脾胃运化能力弱,水液在身体里停留、化湿、聚而生痰,湿邪困于肌表,可以见湿疹、湿疮,手指...
张章│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2023/03/27 播放(88274)
艾灸有健脾和胃、温经通络的作用,可以强健脾胃,增强脾胃的运化能力,水液可以正常地运化、代谢、吸收,不会聚而成湿。同时脾胃强健后,可将已有的湿邪代谢出去,所以艾灸可以去除湿...
张章│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2023/03/28 播放(48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