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红蛋白浓度偏高

2023-02-07 14:20阅读:

手机浏览

血红蛋白浓度是血常规检查中的一项指标,部分患者可能由于饮水量较少或机体短暂缺氧而导致血红蛋白浓度暂时性增高,因此建议进行多次检查。一般情况下,若经多次检查后成年男性血红蛋白浓度>170g/L,成年女性血红蛋白浓度>160g/L,则认为是血红蛋白浓度偏高,生理因素以及病理因素都可导致这一结果,病理性因素包括心脏疾病、肾脏疾病、肿瘤疾病等。

一、生理因素:

新生儿、老人、高原人群等,由于机体缺氧可能会出现血红蛋白浓度略高于其他人的情况。另外长期熬夜、精神紧张、经常进行无氧运动等情况也可能引起暂时性的血红蛋白浓度波动,患者在休息后可以自行缓解。

二、病理因素:

1、心脏疾病:心脏疾病可能会引起患者血红蛋白的浓度偏高,如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等。建议及时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如通过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改善慢性肺病等,若病情较重可能还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介入手术治疗)改善心脏病症状;

2、肾脏疾病:如多囊肾、肾盂积水、肾癌等肾脏疾病均有可能导致血红蛋白浓度偏高,建议患者及时对肾脏疾病进行治疗,如使用透析等治疗改善肾功能障碍等;

3、肿瘤疾病:如肝细胞癌、卵巢癌、子宫肌瘤等均可能引起患者血红蛋白浓度偏高,建议行手术切除治疗、放化疗等进行抗肿瘤治疗,肿瘤状况得到缓解,血红蛋白浓度也会渐渐恢复正常。

此外,严重的呕吐、腹泻、大汗、大面积烧伤、尿崩症、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酮症酸中毒等,也可导致血红蛋白浓度偏高,多由于患者汗液、尿液、血液等大量体液的流出所致。建议除对原发病症进行治疗外及时进行补液治疗,如输血、静脉注射葡萄糖或氯化钠溶液等。若患者在服用对氨基水杨酸钠肠溶片、硝酸甘油片等药物,也可能出现血红蛋白浓度偏高的情况,但通常在停药一段时间后可逐渐恢复。

分享:

35

相关推荐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320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