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促使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机理是什么

2023-12-27 14:24阅读:

手机浏览

妊娠期间,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机理可能涉及多个因素。其中,D纤维蛋白原血浆浓度的增加和溶解活性的降低可能导致凝血功能增强。此外,凝血因子的改变,血小板数目与黏附性的增加,以及血脂的增加,如甘油三酯、磷脂类、游离脂肪酸在颅内静脉中的显著增高,都可能增强血小板的聚集性。

从解剖学角度来看,上矢状窦被分成若干部分,大脑上静脉注入矢状窦的方向与窦中血流方向相反,这可能导致窦内的血流速度减慢。此外,分娩后体质虚弱,活动量减少,进一步减缓了血流速度。由于血液浓缩、血流动力学改变、心功能减退等因素,以及盆腔内的静脉栓子可能因分娩用力通过无瓣膜的脊髓周围静脉逆流入颅静脉或静脉窦,这些都可能增加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参考资料:吕哲,宋颖民主编.中风防治300问[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9.01.

分享:

81

相关推荐

昏迷发病的机理是什么

意识内容需要正常的大脑皮质功能来维持,在正常的觉醒激活系统和抑制系统的相互作用下才能维持觉醒状态。人体各种神经冲动通过刺激相应的感受器后,将这些刺激信号传导至A...

肖华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

2023/10/10阅读(3847)

颅内静脉血栓形成是怎么回事

"颅内静脉血栓形成,又称CVT。是由多种原因所致的脑静脉回流受阻引起的1组血管疾病,包括了颅内静脉窦和静脉的血栓形成。颅内静脉窦,包括了上矢状窦、下矢状窦、岩上、岩下窦、海绵窦、直窦、侧窦和窦汇。脑静脉又分为深静脉组和浅静脉组。其主要的病因相当之多,目前明确的病因就超过100种,主要的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血管壁病变,凝血功能亢进,血流速度减慢,均可导致临床发生CVT。其临床的表现就多种多样了,取决于受累的部位,范围以及血栓的活性,比如头痛,高颅压头部的晕沉,眼部的不适,癫痫,神经功能症状,耳鸣,脑鸣以及儿颈部的不适。也可以出现局灶的症状,比如运动和感觉的异常,局灶的癫痫。深静脉的血栓比较罕见,往往导致间脑的水肿,类似于肿瘤或者是丘脑出血。要注意的是,头痛是常见的症状。约80%的患者都有头痛。作为治疗,主要还是包括了抗血小板凝集治疗,可以降低死亡率和严重的致残率,而且并不增加出血的风险。还有病因的治疗,比如感染性的CVT主要是用足量、足疗程敏感的抗生素,以及处理原发病灶。对症治疗,对于有脑水肿颅高压的病人,可以进行脱水降颅压的治疗;对于有电解质紊乱和肾脏功能不全的病人可以对症的处理;有癫痫发作的病人可以做抗癫痫的治疗;高热的病人做相应的物理降温以及其他的支持治疗。"

语音时长02:38''

杜小柱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2018/08/21收听(22984)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286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