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脐疝

2019-02-26 10:40阅读:

手机浏览

  脐疝是腹外疝的一种。当腹腔内脏器或组织,由于各种原因由其正常的解剖部位,经先天存在或后天形成的孔道或薄弱区域向腹腔外突出时,称为腹外疝。而脐疝就是指的疝囊通过脐环突出的疝。
  临床上可分为婴儿脐疝和成人脐疝,两者的发病原因以及处理方法不尽相同。
  1、婴儿脐疝:其发生是由于胚胎期的脐环闭合不全或脐部瘢痕组织不够坚强所致。脐部突出的可复性肿物是典型的症状,在婴儿啼哭时尤其明显,安静时肿块消失。且婴儿脐疝发生嵌顿和绞窄极其罕见。但需要注意的是,受到外伤后,婴儿脐疝的覆盖组织可被穿破,导致肠外露。
  2、成人脐疝:其为后天性的,儿时并不存在,成年后因为各种原因导致腹壁薄弱及腹内压力过大而产生,多见于腹壁薄弱的肥胖者,中老年和经产妇,也多见于有腹内压力增高如咳嗽、便秘、肝硬化腹水等的慢性病患者。主要临床表现是站立、咳嗽和用力时脐部有圆形疝物突出,平卧后消失。当肿物回纳后可扪及腹壁一缺损。一般较小的脐疝可没有症状,如有较多的网膜和肠管突出,可有腹痛及腹部不适。且成人脐疝发生嵌顿和绞窄的几率多于婴儿脐疝,会表现为突发了剧烈疼痛,肿物不能回纳,内容物如为肠管时可发生机械性肠梗阻。
  一般在原则上,如患有婴儿脐疝的5岁以上儿童,均应采取手术治疗,而且手术是治愈成人脐疝的首选。

分享:

33

相关推荐

什么是脐疝?

脐疝是除了大腿根腹股沟区之外,在腹壁这一片区域都可能出现包块,多叫腹壁疝或者腹外疝,在这其中,脐疝占了非常大的一部分,脐疝顾名思义是肚脐地方薄弱、缺损,鼓出包来了,脐疝分两类,一类叫先天性脐疝,一类叫后天性脐疝。先天性脐疝,刚出生的小孩要把脐带绞断,脐带包扎好了,肚脐自己恢复,所以小孩的脐疝一般来说,三岁以前是不主张去除的,除非嵌顿、绞窄的情况需要处理,大部分脐疝,儿童脐疝是不需要处理,可以观察到三岁以上。它是随着婴儿、儿童的生长发育,肌肉生长的越来越结实,脐疝是可以自愈的,所以儿童脐疝这种先天性脐疝可以观察到三岁以上。后天性脐疝,中老年妇女、孕妇,在腹腔压力增高的情况下,怀孕以后腹腔压力会明显的增高,很多孕妇的肚脐都会鼓出来,最后需要手术,因为产后也是能够逐渐恢复的,现在也有一些功能锻炼,包括产妇产后的恢复。而另一部分,如果多孕多产的,尤其是肥胖的中老年妇女会出现后天性需要治疗的脐疝,这也是中老年女性比较常见的,尤其是怀过很多次孕,生过很多孩子,反复的腹腔压力增高,把肚脐撑大,这一部分中老年女性是容易得脐疝。脐疝是肚脐出现了可复性包块,早期是可以出来,可以钻回,有的老年女性,可以摸到肚脐的缺损、薄弱。如果出来的包块很大,出来的东西很多,这种情况可能需要治疗,因为时间长了以后出来的肠管或者网膜逐渐跟周围的组织发生了粘连,不能完全回去了,虽然不是卡住了,不是疼,但慢慢的会出现粘连,甚至引起慢性的肠梗阻,症状会越来越明显,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治疗。还有一类,肝硬化、腹水,还有肿瘤晚期的病人,出现腹水以后,腹水把肚脐给撑大了,有的病人看着像一个灯泡似的,里面其实都是腹腔里面的液体,腹水从肚脐这个地方鼓出来,鼓到皮下形成了有点透亮的包块,这是脐疝的一种特殊类型,这一部分病例前提是要先控制好腹水,腹水量少了以后再去做脐疝的手术。

语音时长03:20''

申英末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西院

2017/06/20收听(38583)

01:51

脐疝怎么处理比较好

顾岩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

2021/09/22播放(40061)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258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