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力衰竭该如何救治

2021-06-06 20:57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急性心力衰竭主要是低氧表现,所以要做氧疗,还有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主要是利尿治疗,利尿的目的是脱水,减轻肺水肿。强心治疗主要是增强心脏收缩力,还可以用药物,如吗啡,减轻肺水肿。用血管扩张药物,是因在心衰早期可能会出现高血压,血压急剧上升,这个时候要用血管扩张药物降低血压。但是,在心衰后期可能会出现休克,即心源性休克,这时要用血管收缩药物维持血压,比如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等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但是到达用血管活性药物的情况下,提示情况很危重。危重情况下,还要用到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装置,维持血压,主要增加脑、肾脏等重要器官的血流灌注。
氧疗情况下,如果单纯吸氧维持不了足够的氧气供应,此时要做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如果由肾脏灌注不足导致肾脏出现肾衰竭,还需要用血液净化治疗进行肾替代治疗。若由冠心病、心梗引起急性心衰,还需进行介入治疗,做PCI手术以及冠脉搭桥等手术。所以,急性心衰的治疗,从轻到重有很多手段,都是为了心衰患者在第一时间能够及时救治,使患者得到很好的预后、转归。              

分享:

462

相关推荐

什么是急性心力衰竭?

"心衰可分为慢性充血性心衰、急性左心衰、左心衰、右心衰、全心衰、收缩或舒张性功能不全。心衰通常是指急性发作或加重的左心功能异常,心肌收缩力下降,心脏负荷加重,造成急性心排血量降低、肺循环阻力升高、肺充血而出现急性肺水肿,可伴有组织器官灌注不足,甚至心源性休克。心梗、心肌炎、代谢性心肌病等各种原因导致的心肌收缩力下降,或高血压、心脏瓣膜病、先心病、房室间隔缺损等导致心脏负荷过重,都会使心脏泵血功能降低,很多因素都可诱发心力衰竭。常见的诱因有呼吸道感染、风湿、严重心律失常,特别是快速心律失常,如心房纤颤、阵发性心动过速、妊娠、分娩、过量过快的补液、过多的摄入钠盐均可导致心脏负荷增加。药物如洋地黄中毒或不恰当的停用洋地黄,过度的体力劳动或情绪激动,以及其他疾病譬如肺栓塞、贫血、乳头肌功能不全等均可导致发病。症状表现早期可见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活动加重,后出现夜间阵发性的呼吸困难、咳嗽、憋醒。急性发作出现肺水肿时迅速发展至危重状态,呈严重的呼吸困难、端坐呼吸、烦躁不安,并有焦虑恐惧、咳吐大量的粉红色泡沫痰,并发心源性休克时,患者皮肤湿冷、苍白、发干,出现花斑,尿量明显减少,甚至无尿,常有烦躁不安、激动、焦虑、恐惧、濒死感,逐渐发展至意识模糊甚至昏迷。治疗原则方面,控制和消除各种诱因,及时矫正心血管疾病。给予面罩、鼻导管吸氧或用呼吸机辅助通气。给予吗啡、袢利尿剂、扩血管强心,将患者至于坐位或半卧位,双腿下垂,限制液体入量,监测尿量。心源性休克患者给予血流动力学监测,并采取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机械通气支持、血液净化、心室机械辅助装置。各种非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必要时需要考虑进行外科手术干预。"

语音时长02:36''

刘琳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2017/07/13收听(31426)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331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