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分型有几类

2018-10-12 16:29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丙肝分型一般来讲可以分成病毒主导的分型和临床主导的分型两种方法。病毒主导分型一般来讲,是根据丙肝病毒的基因分型。目前丙肝病毒基因分型的指南把丙肝分为Ⅰ型-Ⅵ型,但是临床上已经发现大概有7种类型肝炎的病毒,从Ⅰ型-Ⅶ型,另外最近2018年新报告的病例,发现了第VIII型丙型肝炎的基因分型。丙肝病毒的基因分型对于一些特异性的小分子抗病毒药物具有指导意义,如果做了丙肝的基因分型以后,可以很特异性的根据这一类的基因分型采取比较好的药物来治疗,能达到比较好的效果。丙型肝炎的临床分型一般来讲,可以分成急性丙型肝、慢性丙型肝炎、重型肝炎、淤胆型肝炎,以及丙肝时间长了以后有一部分人发生丙肝的肝硬化。对于急性丙型肝炎来讲,一般根据起病、轻重、表现不同,可以分成丙型病毒性肝炎的黄疸型和无黄疸型。对于慢性丙型肝炎来讲,一般可以根据它的临床和生化指标的改变,分成轻、中、重度。对于重型的丙型肝炎发生了肝衰竭,这一部分患者也可以根据临床表现不同分成急性的重型肝炎、慢性的重型肝炎,还有亚急性重型肝炎。对于淤胆型的丙型肝炎,一般来讲临床上治疗起来有一些特殊的药物需要运用。再就是丙肝后肝硬化,随着小分子药物的广泛应用,丙肝后肝硬化包括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生活质量已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分享:

349

相关推荐

丙肝如何分型?

丙型肝为什么分型呢?因为丙型肝炎不同的型别治疗难度不一样,所以方案也略有差异,因此要分型。如果你在医院查出来抗HCV阳性,就是有丙肝抗体。HCV-RNA也是阳性的,有丙肝病毒。这时候最好再做一个丙型肝炎的病毒的基因分型。这个基因分型一般分六型,全世界都是一样的,1型、2型、3型、4型、5型、6型。据2015年我们国家制定的慢性丙型肝炎的诊疗常规里的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发现,我国主要是1b型、2a型为主,调查以后发现1b型属于难治型,占到了58。6%;好治型的2a型的是24。1%;还有3型的占到9。1%,4型、5型在我们国家没有发现;6型占到6。3%,所以还是难治型的比较多,必须进行分型。如果去的医院不能进行分型,可以到更上一级的医院再进一步检查。做分型以后,因为不同的型别,用干扰素的疗程是不一样的,如果是好治型的2a型,那干扰素和利巴韦林可能半年的疗程。像我的病人,都延长一年,这样避免复发;如果是难治型的,它的标准疗程是48周,也就是一年,我的病人我都延长到一年半,这样的病人基本就没有复发。如果用的是直接抗病毒药物,基本上不用管好治难治的疗程,如果不是肝硬化,一般的就用两个药,12周就可以,如果是肝硬化,必须加上利巴韦林。如果不加利巴韦林,疗程就要变到24周,费用就高,为什么这样?避免停药以后复发。

语音时长02:46''

郭雁宾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2017/07/10收听(58056)

倒睫分哪几类?

倒睫主要分四类:第一、先天性的倒睫。这种先天性的倒睫,先天性的眼睑内翻多见于儿童,并且多发生于下睑,多出现于下睑的内眦部位,主要是由于下睑的赘皮和内眦赘皮造成的。由于下睑赘皮,还有睑板前的眼轮匝肌的肥厚,导致多余的皮肤,和多余的眼轮匝肌压迫睑缘,造成眼睑局部的内翻,导致睫毛的生长方向异常,然后朝向角膜生长不停地摩擦角膜,造成了角膜的损害,这种就是先天性的下睑倒睫。我们可以观察,如果对角膜的损害轻,就点点眼药水,随着年龄的增长,每三个月到半年,到医院眼科就诊观察一下,如果对角膜的影响重,造成了角膜上皮的损害,角膜上皮的脱落,甚至引起了角膜云翳、角膜白斑,影响到了视力的发育,就需要做手术治疗,要去除下睑赘皮和去除多余的眼轮匝肌。第二、痉挛性的眼睑内翻。痉挛性的眼睑内翻可能是阵发性的,也有可能持续很长一段时间,这种情况,我们可以用肉毒素进行治疗,如果肉毒素治疗效果不好的话,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第三、老年性的内翻倒睫。老年性的内翻倒睫,顾名思义,多出现于老年人,尤其是中老年人,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年龄的增长,造成皮肤的松弛,眼轮匝肌,还有眶隔松弛,引起了睑板力量的不平衡,造成睑缘附近的眼轮匝肌的力量相对增强,然后引起睑缘的内卷,导致睫毛朝向角膜,这种情况我们还是采用手术的治疗。第四、瘢痕性的眼睑内翻。主要是由于结膜炎,还有沙眼,还有角结膜的化学烧伤,引起结膜的斑痕。这样的情况,由于睫毛对角膜、结膜造成病理性损害比较严重,我们仍旧应该积极的采取手术的治疗。

语音时长02:35''

王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2017/07/10收听(26190)

甲状腺结节分哪几类

甲状腺结节是指甲状腺内能被影像学检查发现的与周围甲状腺组织清楚区分开的占位性病变。甲状腺结节是一种常见病,普通人群通过触诊的检出率为3%-7%。借助高分辨率超声...

夏玉锋陕西冶金医院

2023/08/03阅读(2331)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301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