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供血不足吃什么好

2018-02-07 17:44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心脑供血不足应结合病因对症治疗,较常用的药物包括丹参类、银杏叶类等。除此之外,心脑供血不足在饮食上提倡低盐、低脂、低糖,建议多食用新鲜的瓜果蔬菜、鱼、虾、蛋白,尤其是植物蛋白、豆制品类,少食油荤较大的食物。在肉类的选择方面,建议多食鱼虾类,吃牛羊肉胜于吃猪肉;在食物种类方面,建议选择红颜色的蔬菜、水果。

分享:

120

相关推荐

心脑供血不足如何治疗

"心脑血管堵塞临床常见的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冠状动脉病变所导致的一类非常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心脑血管实际上是一体,都属于动脉系统,病变实际是有类似性、同步性。一般如果心血管出现问题,同步脑血管也可能不会太正常,这种情况很容易出现动脉硬化以后导致供血变得不好。因为管腔狭窄后,流经血液的速度和流经血液的量、运载的血红蛋白和运载氧的能力下降,在人体超负荷的情况下不足以代偿,会出现供血不足的表现,比如心血管供血不足的表现,会出现胸闷、气短,甚至心绞痛的症状,脑血管会出现头晕、头疼,严重的会出现意识障碍、惊厥。这种情况下,如果一旦发现有供血不足的表现,要先筛查引起动脉硬化、供血不足的高危因素,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导致心脑血管病变的高危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血症、肥胖、吸烟、久坐,还有和遗传相关的方式。这种情况应早期进行排查,把高危因素控制在相对合理的范围内。如果生活方式不能干预,需要进行药物治疗,进行降压、降糖、调脂的治疗。在此基础上,如果动脉硬化的病变比较严重,还需要加入二级预防的治疗,比如抗血小板治疗,避免血栓形成,比如稳定斑块,避免斑块破裂,导致血栓形成等。急性期还可以应用扩张血管、暂时缓解症状的药物,比如心血管,可以用硝酸酯类的药物扩张冠状动脉,脑血管可以用活血化瘀的药物,比如银杏叶制剂等,对症缓解症状。但是,急性期过后,还需要规律的控制高危因素加二级预防的治疗策略,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和发展。"

语音时长03:10''

杨伟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2020/05/11收听(23982)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47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