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骨肉瘤

2021-05-21 19:07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概述】

当处在发育期的孩子,经常跟家长说腿疼时,很多家长不以为然,认为只是长身体引起的生长痛,但很可能是骨肉瘤悄悄“找”上了自己的孩子。起初孩子看起来并没有异样,但数个月后骨头上的肿瘤不断增长,让原本正常的关节变得肿大。那究竟什么是骨肉瘤呢?

骨肉瘤是原发于骨骼系统的恶性肿瘤,它的发病率在所有恶性骨肿瘤里排名最高,也是儿童、青少年最常见的实体肿瘤之一。骨肉瘤的发病比较隐匿,尤其在肿瘤较小时,表现出的症状很轻。往往发现时肿瘤已经比较大,可能会使青少年失去肢体;更严重的是,骨肉瘤会发生远处转移,主要是肺转移,可能会导致疾病进展,最终引起死亡,严重威胁儿童及青少年的生命。

【流行病学、病因及现状】

骨肉瘤的发病率其实并不高,根据流行病学统计,它的发病率仅为百万分之三,极其罕见。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个隐秘的杀手盯上了患儿的身体呢?

骨肉瘤的发病原因目前还没有明确。这是一种特别古老的疾病,最早约在两亿年前的动物化石身上,科学家发现了类似骨肉瘤的痕迹。但是有一些已知的线索,认为骨肉瘤的发病原因与基因突变有关,基因突变可能是先天的,也可能来自后天,如外伤、环境污染等等。

虽然目前没有明确的病因,但只要重视早期诊断和正规治疗,阻挡骨肉瘤进一步恶化并不是天方夜谭。因为经过规范治疗,有约70%的病人可以治愈,他们可以长期存活、工作、成家,甚至生育。

【现状及发病过程】

由于骨肉瘤的早期影像学和症状并不明显,加上家长对孩子生长期的疼痛多有疏忽,往往就诊时已经错过了骨肉瘤的黄金诊断期。大多数骨肉瘤得到诊断的时候,已经处于中期。

疾病刚开始时有少量的肿瘤细胞,但因为生长非常迅速,在生长过程中会分泌一些生长因子刺激周围的破骨细胞,进一步就会破坏骨骼,受破坏的骨骼所释放的一些营养物又会成为肿瘤的营养来源,形成了恶性循环。

【诊断】

骨肉瘤的诊断需要临床、影像、病理三结合,从临床来说即早期会有骨痛;从影像学上来说,会有软组织肿块、骨膜反应以及瘤骨的形成;最终还要落实到病理学检查,常用的方法是肿块穿刺,得到了肿瘤组织再做病理切片,根据病理再来确定是否是骨肉瘤。

【治疗】

治疗骨肉瘤的方法包括术前化疗、手术及术后化疗。当怀疑骨肉瘤时,不要轻易做外科的干预,应该积极转诊到有经验的骨肿瘤诊疗中心,做病理学检查。因为治疗骨肉瘤还需要术前新辅助化疗和术后化疗,如果一旦盲目地做了外科手术,可能会造成肿瘤残留、复发甚至转移,这样就给儿童、青少年骨肉瘤的治疗及预后带来了极大危害。

分享:

106

相关推荐

骨肉瘤怎么检查?

"骨肉瘤的检查就是骨肉瘤检查一般要遵循三原则,第一步是要收集临床资料。首先这个病人的年龄、发病部位,肿瘤的部位,出现的症状,检查到的这个包块,包括大小和检测对比有没有出现肌萎缩,有没有出现压迫征等。临床的检查完成以后要完善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包括X光,就是普通x线检查,拍摄病变部位的正位侧位,甚至一些特殊体位,观察有无骨质破坏,有没有出现骨膜反应,也就是常见的Codman三角,这些都是成骨肉瘤的一些表现,也是恶性肿瘤的一些特异体征,特异影像学表现。CT检查我们进行CT的扫描。这CT扫描甚至可以在三维重建,在不同的条件下,比如软骨组织层和骨床上观察肿瘤的大小、部位、骨质破坏的程度,是否突破骨皮质,有没有合并软组织肿块。还有必要时做影像学增强,可以看看肿瘤血供的情况,增强CT提供的信息非常丰富。核磁检查可以看是否浸润到软组织,浸润到周围的血管神经,甚至周围有没有水肿。由于核磁是一个水成像,非常敏感,所以核磁有时也作为化疗前后的疗效对比。其他的检查PET-CT、骨扫描,根据情况进行选择。对于骨肉瘤来讲,一定要进行肺的检查,包括胸片和肺泡层CT,胸片和泡层CT就是除外有无肺部的转移,有无肺部的病灶。当影像学完善检查以后,要进行实验室检查,就是化验。骨肉瘤的病人往往有碱性磷酸酶增高,甚至有钙磷代谢的情况。同时进行一些鉴别诊断,比如骨髓瘤可能就出现m蛋白的增高,尿里也可能有本周氏蛋白,血里的血清免疫球蛋白的测定可能出现异常的m蛋白,这个就进行一些鉴别。碱性磷酸酶增高和钙磷代谢也可以用来做一个其他的鉴别诊断。比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就会出现碱性磷酸酶的异常增高和高钙、低磷,甚至骨质的破坏。这种化验检查,还包括其他的,像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等。当影像学和化验检查完成以后,第三步是进行组织活检,一般情况下,采取穿刺活检,就是用现在的一些骨活检针,取得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学活检。当病理学检查完以后,预示着这个病人的诊断步骤已经过去,下一步就应该进入治疗阶段。需要指出的是活检时,穿刺部位的选择应该在下次手术的切口上,这样在可以手术时,将穿刺道一并切除。所以对于穿刺点的选择应该由医生来选择。"

语音时长03:38''

杜心如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2018/01/16收听(93770)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361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