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壁结核的原因

2021-07-20 13:33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胸壁结核是指胸壁软组织或肋骨、胸骨因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使组织受到破坏形成胸壁包块,寒性脓肿或慢性窦道等为主要特征结核病变,胸壁结核多发生于青中年,体弱者亦有发生。主要继发于肺结核和胸膜结核,多起病缓慢,早期常无明显自觉症状,特别是全身症状不明显。若原发肺部结核病灶有活动,则可出现乏力、盗汗、午后低热、消瘦等症状,胸壁结核可形成脓肿,穿破皮肤后排出黄色脓液,多无臭味,可伴有干酪样坏死物质,形成溃疡和窦道后伤口经久不愈。

胸壁结核治愈后,患者一般情况好转,自觉症状消失,胸壁脓肿消失,局部窦道闭合。术后再次出现胸壁肿块应考虑胸壁结核复发,需尽早到医院就诊,完善胸廓和肺部CT等检查,必要时再次口服抗结核药物治疗。

分享:

327

相关推荐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394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